寒假期间读到过一句话,阅读教学,第一是阅读,第二是阅读,第三还是阅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需要积累的过程。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是古诗教学,我想古诗文教学也要以朗读为抓手,步步深入,以感促读,以读促悟,水到渠成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古代诗人讲究平仄押韵,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感受古诗文节奏和韵律的变化,从而体会古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喜悦,难以感受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反思其原因,第一诵读浅,应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寻找和感受古诗文中叠音的和声美,平仄的跌宕美,押韵的回环美和语调的音律美。第二评价空。应当告知学生“哪里好?为何棒!”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第三时间短。学生在课堂上应当得到朗读展示的机会,重视朗读能力薄弱的学生。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重点让学生理解诗意、想想画面,体会趣味阶段,所以在指导学生在读时前两句语速可快,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慢一点,读出乡村孩子的天真。接着让孩子们想想画,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作者的家乡,他的故园,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可用我看到了……的句式去写……
通过学习,希望我能在古诗词教学上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