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认知】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
1-【缘起】
行为改变如此之难!例如【火星特训营】二阶落地成长,要求的是学员们改变行为,从而改变门店业绩,道理都懂,为什改变和做到的学员只是一部分;又比如【网评】中对服务差评比较多,相信大部分小伙伴们应该知道服务的重要性,门店经理也会要求小伙伴,可为什么还是很难改变?
陷入【知道很多道理,但是还是过不好一生】的怪圈,能破解吗?
【瞬变】这本书讲述了大象与骑象人是个心理学模型,把我们的【情感面】比作一头大象,【理智面】比作骑在大象背上的那个骑象人。大象的特点是关注眼前的利益,而骑象人的特点是关注长远的利益。
改变,就是同时说服骑象人和大象的过程!
2-【原因分析与对策】
【原因1:作为理智面的骑象人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一个人看起来难以改变,迟迟不肯行动,其实只是脑袋中的骑象人不知道该怎么走。 骑象人的【优点是会关注长远的利益,缺点是会过度分析】。当选择太多,没有具体步骤的时候,骑象人就倾向于不行动,所以【对策1就是:要先找到亮点,找到榜样】。
找到榜样,明确地告诉骑象人下一步要怎么做,这个是改变的一个关键点。所以我们【火星特训营】课程中要明确告诉学员们【曾经哪一个门店这样做了,得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曾经某一期学员学完之后,按步骤执行了,也产生了什么样好的效果】。
【原因2:没有激发作为情感面的大象本能】
作者发现,几乎所有的【改变顺序根本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先看见,然后感觉,最后改变】,所以【对策1就是:产生感觉】是激励大象的重要环节。
产生感觉的方式就是实实在在地看见那个场景,要么产生害怕、急迫的感觉,要么产生喜悦、兴奋的感觉,不管哪种情绪,都能引起大象的重视。比如【火星特训营】课程效果,可以通过图片对比、数据对比,让学员感觉到兴奋和再不这样做就要被淘汰的紧迫感。因为这是人本能的反应,同时缩小改变的幅度,给大象建立信心,甚至改变已经在发生,它只需要再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的画面感,更能激发大象。
【原因3:没有全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改变发生的环境】
把环境想象成一道斜坡,你需要搬开斜坡上的障碍物,在斜坡上隔一段放一根香蕉,顺便在旁边插上旗子,时刻告诉大象离终点还有多远,然后在斜坡上推大象一把,大象就自己顺着这条道走了。简单说【对策3就是:设计一个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发生,让错误行为更难发生的环境】。
比如:学校门口的马路上都会设置减速带,让过往司机减速;超市会把最暴利的产品放在和顾客视线平行的位置,让顾客更容易看到和产生购买欲望;公司为了方便大家交流会去掉了工位之间的隔板,让员工之间更容易沟通;银行为了防止顾客把银行卡落在取款机里,就把取款机设计成强制取回卡片后才能拿钱模式,这些都是【引导正确行为或想要看到的行为发生的做法】。
关于这一点,我们强调和推动的落地系统【督导-辅导-反馈】,就是想营造这样一个有利于改变发生的环境,还需要大力推动和不断优化,比如二阶落地成长目标,可以【前厅和后厨目标不一样,各自有必修目标3个+2个选修目标,必修目标商学院指定,选修目标从必修之外的5个目标中自己选择】;优化二阶成长目标,使之能与新7项指标直接挂钩和评判,更有利于落地系统运转。
所以如果你想专注的把一件事完成,就塑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3-【小结感言】
改变都需要一个过程,大象和骑象人的关系一定是相互合作的,改变是为了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只有用更耐心方式和自己相处,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首先,指挥骑象人,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用找到亮点的方式,总结出具体的步骤,明确告诉它下一步要怎么做,把模糊不清的目标转化成具体实在的行为。
【接下来,激励大象,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竭】,大象要找到感觉才有动力,一方面是要让它看见具体的场景,产生急迫或是愉快的感觉;另一方面是让改变小到可以轻松取胜的程度,给大象建立信心,心中的恐惧感便会无影无踪,进程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快。
【最后,需要营造一个环境,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制造一个让错误行为不容易发生,让正确行为更容易发生的环境。
用以上这三个步骤,同时说服骑象人和大象,这样不管是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还是改变他人的行为习惯,都是有可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