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月
各位兄弟姐妹们:
大家晚上好!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第40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祝福和美好的问候,并恳求各位老师向在我们背后默默支持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家属、社会各界转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2023至2024学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种种考验,也看见了美丽风景。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学校以“养正”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实现完美闭环。从“养正”教育哲学确定文化大方向,用“好习惯 好人生”办学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大行动,以“正己化人 明德天下”塑造学校文化大力量,基于学生画像,建构学校一训三风,规范学校文化标识。2023年12月,学校文化建设荣获山东省特色学校建设优秀案例。可以说,“养正”已经成为我们第十小学的靓丽名片。
我们见证了养正培训班的近20次集结,从专家讲座、课例展示到经验分享、单元汇报,再到中期展示、结业展示两次大型展示活动,有近200名教师的大单元研究成果凝炼成册,带动省内外、市内外、县内外兄弟学校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实践,反响巨大。
我们看见了五环集备模式的诞生。各年级集备团队开展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作业设计、课例展示、课例点评,从备到练再到研,学科组人人有任务、人人都参与,形成了良好的教研生态。
我们看见了“四维”(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观课量表。在济南大街胜利小学专家引领下,从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出发,围绕“三个一”(一个优点、一个不足,一个建议),赋能观评课。
我们还可以看见“六位一体”教师成长框架架构成型并取得傲人成绩。一年来,我们汇编百余册沉甸甸的工作日志,近百名教师参与其中,人均达8万字,郭中伟老师、刘美娟老师坚持日日写、日日记,一年写出了20万字;还有办公桌上高高摞起的教育专著,《学历案》《大概念教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等等,一年来,我们人均阅读书目近10本,教育理论水平日有所增;养正讲堂中,大家侃侃而谈,传授经验,实现了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的转变;上个学期,我们20个校级小课题立项,20余名教师积极开展、参与小课题研究;年级组练课、学校赛课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的老师经过近两年的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陈晗晗、刘亚慧老师赴日照做大单元教学公开讲座;穆蓓蓓、郭中伟、刘佳、李倩茹、代莹莹、郑永辉、陈晗晗、王梦丹等在全县赛课、优质课、教师技能大赛、班主任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看见了在十好习惯课程的系列化活动中,老师们循序渐进,留其精髓,不断创新;孩子们积极参与,华丽转身。
大家可以留意看一下,背好诗培养过程中,养正学子120首古诗词的通关印章以及诗画同源的相得益彰;养好思培养过程中,养正少年说的自信脸庞;唱好歌培养过程中的气韵留长。
我还看见了社团课程的五颜六色。泥塑黄、扎染蓝、晕染绿、书法黑和粘贴画、装饰画、钩织、簪花等社团的斑斓。
我看见跆拳道社团的力量、跳绳社团的敏捷、舞蹈社团的轻盈和羽毛球社团的矫健。还有合唱、口风琴、电子琴等器乐类社团的音符跳动……
我看见了节日特色课程中,师生、家校集聚,包饺子、包粽子的热闹氛围和读书月活动上歌舞、器乐、小品、相声类节目的精彩纷呈。
我们还可以看见家长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讲座,积极学习家长空间的科学育人知识,过去一年,我校山东省家长空间的学习结业率达85%,学校获得山东省家校合育示范校荣誉称号,王靖雯家长获得省优秀家长荣誉称号。
回首这一年,收获也是可喜的。学校还获得全国中小幼文化自信自强教育共同体学校、“素养目标导向的大单元教学项目”典型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菏泽市中小学“书香校园”、东明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赛课活动先锋联盟校、东明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赛课标兵教研团队、第三十七届东明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2023年度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度全县“学习强国”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当然,这所有美丽的风景和成绩,都是每一位十小教职工以奋斗、拼搏和努力绘就的。张佩佩、司春丽老师为幼儿园的建章立制牺牲暑假时间;王云霞、穆蓓蓓老师下班后,还在给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功课;贤秀霞、张素平、朱世杰、罗爱芹、海萍老师每天早早到校,为工作兢兢业业;李春峰老师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任劳任怨,经常穿梭于校园每一个角落,日均三万步……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优秀的榜样,还有数不清的为校为生加班加点、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在此,请允许我向大家说一声:感谢!
亲爱的同仁们,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后,让我们将所有的汗水和努力珍藏,携手向前。
今年是学校建校第三年。这一年,我们成立了养正幼儿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育人格局。站到学校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十抓十提升”质量提升行动。
抓管理,提升老师责任意识;抓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抓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抓习惯,提升育人工作实效;抓常规,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抓教研,提升教学指导能力;抓载体,提升教育综合实力;抓评价,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抓创新,提升教育发展动力;抓协作,提升质量管理效能。
我们从小切口入手,做教育大文章,我们从细节开始,做亮每一点每一滴,我们从实际出发,把工作落地抓实,不做表面文章,不讲空话。
同事们,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到今天刚好满一周年了。
那么,教育家精神是什么呢?
是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教育事业身体力行;是张桂梅校长“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用双手改变千位女孩的命运;也是无数普通教师,伫立讲台,日日苦行而永不懈怠;还是不见经传的你我,面对学生,时时关爱而施不求报……
教育家精神是信念更是责任,重弘扬更重践行。我希望我们第十小学的每一位教师能巧用“加减乘除”的智慧,将教育家精神化为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改革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下面,我想谈以下几点和大家共勉。
1.“加”上奉献和学习的时间,让教育情怀更深厚一些。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私奉献。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以德育人,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我们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和教学中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把“加法”用在不断丰富知识和增强教育技能上。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奉献,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2.“减”去浮躁和惰性,让教育实践更高效一些。教育家精神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还要有扎实的教育实践能力。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减法”,去除浮躁和惰性,专注于教育的核心任务。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挑战,我们要保持冷静和专注,把每一项任务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摒弃“浮躁”情绪、克服“懒惰”想法,把每一件大事落实落小落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3.“乘”以创新和实践的智慧,让教育能力更强一些。教育家精神的弘扬离不开创新和实践的智慧。新时代的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强大的实践能力。我们要善于运用“乘法”,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新,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在教育过程中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把课堂变成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4.“除”去私心杂念,让教育初心更纯粹一些。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心无旁骛,专注于教育的本质,我们要学会“除法”,除去一切与教育无关的杂念,把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要保持教育的纯粹性,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干扰,不被私心杂念所困扰。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用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灯塔和引路人。
老师们,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希望大家继续扬师德,提师能,强师责,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共同开创第十小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