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我都会想起那个燥热的午后,“在路上”成为激励我前行的一个专有名词。在我茫然四顾的时候,迷惘的情绪常常扩散开来,我们似乎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公路上。“在路上”契合了这样一种心态,我们既迷茫,又不愿认输,不愿就此沉沦,然而内心又狂野散乱。
我读到了《在路上》,似乎找到一根救命稻草,在疯狂中寻找拯救的机会,尽管可能会是一场荒诞的放纵,但却是内心所需要。
《在路上》主要探讨了自由、反叛、寻找自我和灵魂救赎等主题。故事讲的是几个年轻美国男女为了追求个性,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后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走累了就挡道拦车,饱览风土人情、体验疯狂人生。结果,一个找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并安顿下来,而另一个则一如既往在路上。
《在路上》自问世后,全球再版300余次,被译成40余种语言,入选《时代》周刊“英文小说100强”,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乃至世界文化。
1947年至1951年,凯鲁亚克和朋友们三次横跨美国,一次南下墨西哥。《在路上》记录的就是他们的生活和旅途见闻。
1951年4月,回到纽约的凯鲁亚克,伴随着爵士乐、烈酒和药物,在一卷37米长的打印纸上一口气完成了《在路上》初稿,仅仅用了三个星期。但是这本书却因其先锋的叙事艺术和前卫的思想倾向,一度没有出版社愿意将其付梓。
1957年,历尽磨难的《在路上》终于出版,立刻石破天惊,风靡全美。媒体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称为“颓废的一代”,并给凯鲁亚克戴上了“颓废之王”的冠冕。无数年轻人接受他们追求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甚至争相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路上》直接催生了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对当时的美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普及了美国文化中的独特精神,促使了咖啡馆和牛仔裤等文化符号的流行。《在路上》风靡时,美国因为它卖掉了上亿条牛仔裤和百万台咖啡机。
凯鲁亚克采用了“自发式写作”或“喷射式写作”的方式,完全按照脑中的思绪进行写作,没有进行过多的修改和润色。这种写作风格使得作品充满了激情和真实感,但同时也导致了结构和形式的混乱。
作品中大量运用意识流手法,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和思维跳跃来展现他们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这种手法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内心世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尽管《在路上》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在当时也遭受了主流文化的批判和反感。一些评论者认为它过于颓废和放纵,缺乏积极的社会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路上》逐渐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了一部经典的美国文学作品。
作为一部充满反叛精神和自由气息的文学作品。它通过主人公们的旅行经历展现了他们对自我存在的探索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当下,充满理想而又饱受现实困境折磨的青年,也许需要这样一次淋漓尽致的精神洗礼。在压抑与苦闷中,我们在梦幻与憧憬中呐喊,以期唤醒沉睡的心灵,青年们不会妥协,他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