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到微观 骨的完美结构——《人体形态学》记2
文丨坐驰
人体的骨一般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根据不同需要存在于身体的不同位置,这里主要说说长骨的结构。长骨即具有一体两端外形的骨。
骨的构造分为骨质、骨膜、骨髓。骨质是主体,骨膜为骨提供养分,骨髓为最重要的需要保护的成分。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长骨的两端膨大,为骨松质,类似于烤面包片的结构,中部较细为骨密质。
从结构需要的角度讲,骨的两端是关节,关节需要有各种关节面来方便活动,过小的面积不利于关节面的稳定,形成膨大更加方便好用。对于承受力量来说,如果两端为骨密质则强度会有所浪费,重量会有所增加,使用骨松质的立体片状结构既可以保证强度又可以减重真是很高效。这些烤面包片一样的结构空隙同样没有浪费,里面填充的是红骨髓,红骨髓承担人体造血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体免疫细胞的原产地,如此重要的组织存放在骨的结构中真是很安全。而成年人骨质中空的骨髓腔中储存黄骨髓。在幼年时期均为红骨髓,5岁以后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取代,转化为黄骨髓不再参与造血,但是当人体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又能转回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这说明黄骨髓与普通脂肪组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存放在坚硬的骨密质骨髓腔中必然有重要的作用。
骨的成分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幼年时期两者比例约为1:1,成年后两者比例约为1:2,老年人则有机质比例进一步减少,因此幼儿的骨有很大的弹性,弹性变形可以达到10%,于是经常见到幼儿从高处坠落或调入深井并不会造成骨折,而老年人跌倒则轻易出现骨折。有机质和无机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骨既坚固又有韧性。
微观上来说骨的结构也是非常神奇。长骨主要由骨干、骨骺、和骨膜组成。骨干又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这也是骨结构最神奇的一部分。环骨板围绕骨干内外排列,形成内环骨板和外环骨板,对骨干内外加强,增强骨干整体性。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每个骨单位呈圆筒状,由4-20层同心圆排列的环骨板围绕中央管组成,中央管可以对骨单位提供营养。感觉骨单位就像一根根钢筋为整个骨干提供了足够的强度。而骨单位之间、内外环骨板之间的空隙由平行的间骨板来填充使得骨干成为一个整体。骨骺主要指的是长骨两端的骨松质。如此强大的微观结构,使得新鲜的骨密质1平方毫米可以承受15KG压力,而红砖头只能承受0.5KG。而一根新鲜的小腿胫骨可以承受的力超过一吨!
在解剖学中个人感觉骨的结构算是最神奇结构了,设计的竟然如此合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