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触投资理财应该是在读研的时候,到现在也有10年了。那时候手里头有了点余钱,正好当时股市行情也还不错,就买了点基金,算是开启了理财之路。我记得很清楚,一开始几天赚了一二百,可开心了,但是后来没多久就亏光了盈利,再后来亏了本金,直到有一天忍不了亏损割肉离场。
虽然出师不利,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想要理财的想法。于是之后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从最开始的股票型基金,到余额宝一类的货币基金,再到银行的理财产品,以及有一阵很火的互联网理财,还有P2P,虚拟币,最终发现股市的妙处,投身其中,开始了自己的股市搬砖之路。
幸运的是这10年间,除去开始的1,2年记不清,其后的年份都是盈利的。这其中有运气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由于我胆小的性格所决定的。我最初给自己设定的投资目标就是不亏损,后来又变成5%,现在也就是跑赢大盘,争取能到年均12%。我的目标从来不是暴富,只是追求资产的稳步增长,让钱不要贬值的那么快。
这么些年尝试了许多理财品种,走了许多弯路,也逐渐对投资理财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正好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记录下来,以便于以后的学习和思考。
一、一些观念:
1. 理财的本质:首先我们要明确:钱是会生钱的。最简单的例子,你把钱存进银行,银行会给你利息;你把钱放余额宝,余额宝也会给你收益。相反的,你把钱收在家里,不会有一分钱的收益,还要防止它们被老鼠咬了。所以,让钱闲置是愚蠢的做法,任何时候都要让钱动起来,让钱去到能生钱的地方。我想这就是投资理财最朴素的定义。
2. 理财的钱从何来?有人说“那当然是挣来的”。这是对的。但挣来的钱还要用于吃穿用度,生活娱乐,人情往来,剩下来的才会被用来投资理财。所以这一问的关键是什么?是你需要将手中的钱合理分配,而分配的最终目的则是要形成一个健康的现金流。既不要让资金闲置,又不要让资金紧张,这样才能保证你投资理财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举个例子,最近大跌,有的人为了抄底把钱全搭进去了,这时突然有地方需要用一笔钱,怎么办?刚买的基金还亏着呢,虽然你相信它以后能涨回来,但现在为了周转,只能把它卖了。这就是由于资金流紧张导致投资的失败。往大了说,最近美股大跌其实也是这个理,流动性紧张导致不计代价地抛售资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分配好自己的资金,保证稳定的现金流,尽量用闲置的资金来投资,这样才会有一个平稳的心态去忍受损失、赚取收益。
3. 理财的预期:明确了根本,搞定了资金,接下来就是要知道最终要去到哪儿。我始终认为,理财不是为了暴富,理财也不能暴富。投资理财只是为了保值,让资产稳步增长。那到底增长多少?这非常重要。5%是增长。10%也是增长,50%还是增长。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目标。但是要明确,这些目标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投资操作。简单来说就是低增长对应低风险,高增长对应高风险。5%的收益一些银行理财都可以达到,可是认为是无风险或者极低风险。而50%可能就得投身股海抓住几只暴涨的股票才能达到,但是相应地需要面临大幅亏损的风险。所以每个人在投资之前都要明确,自己能接受多少的亏损,而又期望多少的收益,并进而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投资模式。如果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选择较高的目标,很容易会因为盈亏波动太大而影响心态,并最终做出错误的抉择。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