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潮汕编辑@马儿
高高兴兴地跟着家人去隔壁潮州玩,
没想到,竟是添堵去了。
刚进市区,眼前都是车车车车,
进了景区,全部都是人人人人。
绕着古城找个停车位,
一绕就是俩小时。
这出行不利,始料未及,
灰心丧气之时发了个朋友圈吐槽,
迎来了潮州友人的列队同情:
潮州人表示今年不敢回去过年。
回来后我就没有出去过,太多人了!
甚至还有人形容:
吓得潮州儿女过年只敢躲在家里喝茶,
不敢出门凑热闹。
平时想要逃离北上广,
过年被游客挤得想逃回北上广。
其实,早从去年春节开始,
潮州市就荣登过全国拥堵城市的榜首,
当时,潮州人很骄傲:
说明市旅游业的发展搞得好,
大潮州的魅力总算被外人看到了。
但今年的堵,
却让潮州人自己也看不明白了。
绝大部分游客跨过人山人海,
前来潮州打卡的理由竟是:
在抖音上,潮州可是个新晋的大网红。
夜晚的广济桥灯光秀,色彩绚烂,
跟远处笔架山上的亮光交相辉映,
成了潮州作为网红城市的最大卖点。
加上全新改造的潮州金山大桥,
一刻一个色,变幻莫测,
摇身变成另一处网红景点。
这年头,要想成为网红城市,
没搞点灯光秀还真不行。
再加上潮汕美食内外闻名,
《风味原产地》的开播更添诱惑,
潮州作为潮菜的大本营,
来这旅游,准没错。
就这样,一路上,
我跟着家人到处吃吃喝喝,
哪里热闹往哪里走,
一圈下来,
只见识到了如潮水般的游客,
吃到了古城里的各式特产:
牛肉丸、蚝仔烙、各式裸类和糖饼。
但我越走,心里的疑问就越多。
比如,潮州的地名,
为什么多以“韩”字为首,
这跟韩愈到底有什么关系?
古城里的骑楼步行街,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牌坊,
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古城不会自己说话,无法给我答案,
我唯有请教家中曾混迹潮州的长辈,
一窥滤镜背后的真面目。
潮州市,位于广东最东部,
三面环山,一面临海。
起初,这片“南蛮之地”
耕地面积不足,百姓苦不堪言,
先辈们为了求得生存,
不得不向大海讨食,与惊涛骇浪肉搏。
直到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这座古城,
留下了“一山一水一座城”。
大约在1200年前,
唐代文豪韩愈被贬到潮州,
一眼识破这块宝地的困难所在,
哪怕当官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就抓紧兴修水利,
把中原先进的耕种技术传授开来。
作为一代文豪,
他又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于是大兴文教、复办州学,
启用乡贤作为老师,
为潮州开启了一方文脉。
慢慢地,
潮州古城逐渐成了粤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潮州百姓十分感恩韩愈,
专门建了座韩文公祠,纪念韩愈。
在那个年代,名人被老百姓尊重,
除了有祠堂,就是用来起名字了。
潮州的山水、路堤、亭台,
多以韩愈命名,
韩江、韩山、韩堤、昌黎路……
以一人名纪念一座城,
这也是潮州人的浪漫。
韩江穿城而过,
在古城附近,掉头向南,汇入南海。
韩江两岸,
一边是韩山中的韩文公祠,
一边是古城潮州,
中间靠一座广济桥相连。
在潮州人眼里,
广济桥最美的时刻并非夜晚的灯光秀,
而是日夜陪伴的每分每秒。
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古潮州人要去闽浙地区,
这座桥是必经之路。
500多米的长桥,一里长桥一里市,
桥上的亭台楼屋,便是江上集市,
日常的柴米油盐,天南海北的特产,
都能在这座桥上买到。
潮州人的智慧,
在这座桥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到了傍晚,
潮州人开始“过河拆桥”,
把广济桥的浮桥部分拆掉,
让船只通行。
穿过广济桥,来到潮州古城。
伴随着奔流不息的韩江水,
太平街陪伴潮州人走过了1000多年的时光,
也见证过700年前那个悲壮的瞬间。
南宋末年,元军入侵,
潮州府百姓跟着将军马发,
死守古城3天3夜,
以一百多人抵抗十几万元军。
生死存亡之际,
潮州人民甚至拆了自己的房屋,
搬起砖瓦充当武器,全力抵抗。
最后,将军马发无能为力,以身殉国。
后来,人们立起牌坊,纪念这位忠烈,
当然,还有那一城无名的百姓。
多年过去了,
战火已被岁月洗刷殆尽,
2公里长的太平街上,早已牌坊林立,
“牌坊街”的名字更为当地人所熟知。
而马发的故事,
就记录在一座不起眼的“忠节坊”上,
伴随韩江涛声,流传至今。
一幕幕忠勇报国的英雄故事,
依然在老街上世代传唱。
外地人游玩潮州,
大多只是为了见识“抖音上的城市”,
或跟随大师的脚步探寻舌尖上的美味。
但潮州人明白:
在这座看似安居乐业的城市背后,
是潮州人骨子里流淌着的
敢拼、敢闯、敢想、敢干的血液特质;
是潮州人不忘先辈、言传身教的宗教观念;
更是潮州人遵循自然、敬畏天地的赤子之心。
如果你是潮汕儿女,
一定要来潮州走一趟,
对了,千万不要被这些灯光
遮蔽了双眼,限制了双脚。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