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刚过去,也不知是怎么了,状态一直不对,心情低落,不满现状,身心疲惫,甚至平时一躺就能睡着的自己,最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甚至脑海想的东西一多,一焦虑不安起来越想越焦虑还哭泣了起来觉得甚至觉得自己无用无能,否定自我。
这种状态大概折磨了我好几天,看不清自己,焦虑,讨厌自己,羡慕别人讨厌自己,脑海想改变无数次,但是无从下手不知如何调整。截止今日,风有点大,走在路上风吹到脸上刮腾刮腾,但好像把我吹醒了,吹的我冷静下来分析自己为啥如此焦虑?年龄大,未婚,无房无车,无存款。字字扎心。
或许老天注定让我认清自己,刚好看到一个博主的推文『修心,从哪里开始』,这场及时雨。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一束光,我好像彻底明白了,我这种状态就是属于“执我”,我决定2023年从修心开始,接纳自己。
以下是文章我自己很喜欢的部分,我可以读一万遍,如有侵犯请告知。
一、都说变动是考验人的好时机,考验的不仅头脑是否清醒,目光是否长远,但更考验心性
心态,能决定头脑和目光
在未知和压力之下,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不被焦虑带着跑是关键,如果心乱了,头脑和目光就很难保持清明。
二、而不少人的“课题”要么来自过去的自己——不停反思我曾经如何如何
要么来自未来的自己——我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
要么来自他人的评价——“你不够自信”“你不够乐观”“你……”
反正就是不去看当下的自己,并不是说反思过去、设想未来、倾听他人的看法一定没用,外界是从来没有“障”的,如果你看不清当下的自己,它们就会反客为主,变成你的“障”,只有当你能专注于当下的自己,它们才会帮助你照见自己。
三、而放下“我执”,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刻意的“放下”的动作,你只需要领会到:
这片叶子不等于你自己,它不仅没有那么重要还会阻碍你看到真实的自我,这片叶子会自行掉落,所以,把目光从过去、未来收回来,从别人身上收回来,不要去分析“我为什么……”,而是去感受“我是什么……”,
只有先看到当下的“我”觉察到这个“我”的各种念头、各种情绪,然后,你才有可能从中挣脱出来。
四、如果说“修心”有什么可以终身奉行的原则对我来说,那个原则就是“修当下”,因为万事万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存在于当下,而觉察、改变,也只能在当下发生,只盯着前面的山头看,你才会觉得山高路远,好难走,但如果只看脚下的一步路,时时刻刻都可以是修心。
所以2023年,专注脚下的路,不为未来而焦虑。不为过去而后悔。改变的心从行动开始,比如坚持看书,写文章,从中坚定自我,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