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我们了解一件事情的背景最快速的道路。因为来到办公室工作的机缘,开始思考办公室工作是否也有自己的规则。
刷视频时刷到一个叫“老A”的人讲自己的职场故事,对比了几个号,发现这个人讲的比较实在也没有自我显摆的意思,所以顺藤摸瓜地搜索,他果然写了一本书,叫作《职场晋升指南》,看上去挺有意思的,连同另外两本《秘书工作手记1+2》一起买来了。这本书不厚,但定价67,作者说内容都是干货,确实写得也很真诚,不过(包括书的设计和纸张质感)感觉定价67确实有点多了。
书的内容确实如作者所说,都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满满的干货,就好像真的有个历经百战的老大哥在朴实无华地讲经验、讲故事。书共分为三部分:(一)工作技巧篇,(二)同事篇,(三)领导篇。每一篇下分许多小章节,讲职场中各种情况,巨细靡遗。读完后,我的收获有二:
1. 相信自己的实力,但一定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年轻人初入职场,一方面展露出自己的独特的才华和旺盛的精力,另一方也容易存在心高气盛、孤高自傲的态度(这在我近几年的观察中也会发现,新入职教师在一段时间后开始跟入职时不太一样),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但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显得不合适了。一种是保持幼稚的心态,我年纪还小,犯错了也没关系,便去或鲁莽或轻慢地应对事情;一种是仍然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不能深入团队合作,使得团队联系不密切甚至造成团队的恶性发展。当然也有一种是甘当小透明,渐渐成为团队的边缘人物。
现在我倒是觉得,起起伏伏的人生还是很有趣的。但也遗憾的是,我们犯一次错就会总结一次经验,后边便越来越没有犯错的资本了。越去总结经验,自己处理事情会越成熟,接受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大。
责任越来越大,到了出错时,代价也会越来越大。我经历过若干次这样的起起伏伏,每一次虽然都“挺”过来了,但心中都会留下症结,并且一次又一次加深对自己的怀疑:这次为什么又是我?我是不是真的不行?……以前时,不论是求职被拒还是研究生时延期毕业,心里总还有一股子闯劲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所以觉得大部分还是外界的问题,我要“对抗”它们,最后也都成功了。现在有了一份工作,进入社会这个万花筒,身边的人跟自己也都差不多的时候,别人有了更好的发展和短期内即被重用,原来的归因方式显然不太管用了,更何况自己看上去总是那个“落单”的人。
对此我也激进过,找领导强烈抗议;也消极过,别人参评一些奖项时,自己心里虽然暗动,但就是没有去做。都做过了却还是没有把所有问题解决好,直到最后自己被“驱逐”----或者说“待定”,进入一个长久的反思期。
以上这些,我以为自己真的挺不过去了,但发现这些故事老A都见过、经历过,书中所讲的故事有的比我的还要曲折。书中提到,一方面要去强化自己,能力上的也好,情商表达上的也好,另一方面就是要低调----这大概是中国式的处事方式,说不上好说不上坏----少说话不容易错,多说话一定容易错。教师工作可能还有特殊性,但在办公室等职场中,做事显得稳重才更重要,“经验不足”“年轻”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则很难改观。
想想以前的自己,性格里就是那种爱咋呼的,但私下里对熟人是可以的,在职场上显然有风险。它可以成为一种合适的风格和特色,但不能一直显得轻浮。沉稳之外是深思,很多事情不能单凭直觉:直觉让我有很多的才华,但也让我显得过于直接。深思与沟通,会再在未来的路上帮我解决一部分问题。
后边,我们也会放下一切东西,蝇头小利、勾心斗角,自己如果能沉住气,心不为这些事情所动,那么未来,我还可以多出一部分宝贵的时间,做另外真正有价值的事。
2. 职场关系因为利益连接
工作往小了说,是自己谋生的手段,只有工作(以及更高位置)才能满足自己生活以及更高层次的需求;往大了说,是在为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乃至国家发展做贡献,它需要投入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小说中躺赢或者暴富的桥段一概是不能信的。
那些追求“小付出大收获”和“不付出就收获”的人,不属于我们的圈子,我们只说正常情况下,工作中我们分享一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原则……基于这个基础,人们产生关联,或者叫“关系”,通过不断交流达成目标。所以书中有句话很正确:“对事不对人,是职场最基本的要求。”
在职场中,还是要以和气为主,有些事情真的想不明白就等等看待事情露出全貌,喜欢的人不能太近以免有“任人唯亲”的感觉,不喜欢的也应当尊敬,而且很多情况下这种“不喜欢”只是观念上的不同罢了,跟这种人合作起来其实也并不难。一定要记住,此时播下的好种子,未来一定会有助于自己。(比如现在我来办公室工作了,原来跟办公室的老师交集不多但表达出自己的喜欢尊敬,一过来后大家立刻变得关系很融洽。)
不过难免有些人将自己的情绪和独特理解带入工作,也不排除“小人”,对此我们没必要鲁莽地冲在前边非得跟他争高低(大多数时候也争论不过他),也是要敬而远之。书中有句话说得好“躲开他,但不代表我们害怕他。”这也是一种智慧。用心理学上的来讲,对别人的不喜欢往往是他“碰”到了自己的哪个点上,要去反观自己。与这种人相处,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修炼。
我也遇到过这种人,最后的结果总是自己很受伤(不知道对方会怎样),一遇到这种事情自己总是不太能沉得住气,非得“挑衅”一番。大部分是情绪问题,也有部分是利益问题。以后自己要想一想这些问题,该出手时才出手,没有人护着,也不必有人护着,走好自己的路……
如果有读者感兴趣的话,我很乐意推荐给他这本书,其中没有什么钻营心机的“厚黑学”,而是来告诉读者如何踏实而智慧地走好每一步。虽然教师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没有必要成天想着讨好分管领导(大家首先应该关注学生工作),但了解一些跟成年人打交道的方式,更容易保证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受阻碍,另一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立与自信。
20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