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13班小季同学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坐在这个礼堂中,仰望着优秀学长学姐们走过的道路,斗志昂扬却又带着点迷茫:剩下的50天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忍不住回想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干什么。我翻出了日记本——刚刚结束期中考试,为二模做着准备,与物理化学死磕,心情跟着语数英中的某门上下起伏。而我心中始终怀揣对大学的神往,信奉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心觉得无论如何我努力过好每一秒就会赢。这种“盲目”的乐观自信让我免除了因严重焦虑而怀疑努力的力量甚至停止脚步,我只是专心于自己的复习节奏。
我几乎可以断定没有哪一个高三生能平稳度过这一年,每个人都有他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心理压力转化为行动力,将行动优化得更为高效。
首先,一定要保证学习时间专注静心。你可能会烦恼于同学间的微妙关系,请你在复习时暂时抛到脑后,假装没发生过。无意义的思考只会降低效率,一心二用往往两方面都做不好。我常常把这些集中到睡前想,很多时候会发现自己淡然平静了许多,第二天就又能神清气爽地投入学习。另外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既然清楚完全戒掉手机不太可行,那就要学会控制,比如周一到周五交给父母,周末学习时间用forest种树。偶尔娱乐放松无可厚非,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次,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复习进程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为自己量身定做实际可行的冲刺复习计划。最后的阶段不能将时间平均分配,而要在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科目上多花一点时间,着重攻克重难点、易错点、常考点(但这不意味着放弃其他科目和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我建议大家专门准备一本本子,一来写计划,每天坚持执行;二来快速记录课堂上一闪而过的疑问,试卷上出现的新鲜名词(以便查阅资料),突然迸发的灵感,这些极其宝贵。
很多同学可能会怕老师,抵触父母,但我希望你能做些调整。每次考完试,我都尽量和老师沟通、分析试卷,探讨中老师会更了解你的学习情况,给你相应的指导,与老师相熟也会让你更加积极放松地面对这门课。和父母坦诚有效沟通也很大程度上能减轻心理负担。
最后,我想说说心态。我最喜欢的作家八月长安说,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座小土堆,只因你离它太近,所以会觉得它比天还大。我们现在付出的努力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起点,将赢面扩大一些,以后的人生道路漫长,高考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好大学也有好吃懒做一事无成的废物,普通大学也有勤奋刻苦逆袭成功的案例,一切只在于你。所以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急功近利野心勃勃,踏踏实实抓住手中的50天,然后在这场考试中展示三年的成果,至于结果,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学累的时候,记得抬头看看窗外的彩霞,那将会是你终生难忘的绚烂。晚自习下课别闷在教室,以后会想念走廊里穿堂而过的风。偶尔打开上帝视角,想象在未来某一天回忆这段时光,别让自己有后悔的余地。
愿你们万事胜意,2018高考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