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气温骤降,冬衣都要出场了,突然就想吃羊肉煲了。
大熊刚好经过麻园,想去世利买几斤,去到的时候,大概是店家想省电,乌灯黑火的,就去了光顾对面灯火通明的御福餐厅了。
御福的羊肉,香且酥软,是几乎每年的冬天都会吃的。打包了几斤羊肉和羊肚回家,加上随包附送的荸荠和羊汤,一齐放入砂锅,再加个红泥小火炉,就能“围炉夜话”,附庸风雅一番了。
说起来,江门人在冬天里是爱吃羊肉的。二十多年前除了喜欢成群结队去麻园的广记吃猫肉、狗肉,去礼乐吃田鼠肉,还有就是去杜阮吃羊肉。
杜阮羊肉在从前,杜阮帮记是最出名的。那时记得是好像吃三斤送一斤,去的人非常多,每桌都是围着一个热腾腾的锅。那人声鼎沸加上羊的香气四溢,热闹得能把在市区开了半小时小摩托冲进来杜阮的食客,都快冻僵了的肢体会立刻被熏暖。
现在在每年杜阮羊肉节里,看见帮记还在推荐的饮食店名单里,那么,帮记应该还是不错的。前年去吃过一次,羊肉还是不错的,但就是贵。
除了帮记,市区里做得好吃的羊肉店实在不少,就像在麻园这边,不同的店都有各自的私家秘方,做出来的羊肉也是诱人之至。
但奇怪的是,明明从前做猫狗肉做得不错的广记,但做羊肉就不太行,记得有次去那里吃饭,叫了一道清汤羊肉。
菜一上来,发现这道清汤羊肉跟我想像中的不一样:除了羊肉,还有红萝卜,有玉米,有马蹄和杞子。有了这么多配料的陪衬,我有点觉得这道菜的主角有点太多了。
最奇怪的是,明明这个清汤羊肉已经加了能吸膻味增甜的竹蔗,也加了大颗的白胡椒,但这羊肉的膻味还是非常重。后来才发现,哪是什么辟味配料加不够的问题,是羊肉的问题呀!羊不好,加什么配料都没有用。
所以,在家里做出来的羊肉不好吃,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羊不好,加什么配料都是没有用的。”
江门人吃羊肉之类的蘸酱还一定要有腐乳。本地吃羊肉的餐厅,每一桌先上的,除了碗筷茶水,是必定有一瓶腐乳和生油。
将广合腐乳搅成细泥状,再加入花生油一起调匀成酱汁,然用来蘸羊肉,是从前盛行吃羊肉、猫狗肉的时候,最受江门人欢迎的吃法。
突然有些怀念从前在冬天里去吃羊肉的日子了。羊肉还没有送上来,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分腐乳,加花生油,然后便是响起一片捣腐乳的声音,直到把几块腐乳都捣得细腻光滑融合在一起才停下来。
羊肉一上,夹上一块,摁入腐乳酱中,不喜咸的可以轻轻一蘸便送入口中,喜重味的可反复按压,直到羊肉均满腐乳才罢休。
咸香、鲜美,与腐乳佐白饭吃法同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