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早,发现家里这几棵茶花都开了。
十八学士开了一朵,果然是白底的,虽然不是像金庸笔下的十八学士那样会十八朵花齐放,且颜色各异朵朵不同那么的神奇,但白底带着淡粉底色的花瓣,有些花瓣上还沾着一点红,如同美人面上精心装点的红妆,倒也娇俏可爱。
送的小茶花一开就是四五朵,花朵不大,但颜色正红,且有一圈金黄色的花蕊,光彩还输十八学士呢。
买来几斤羊肉,热锅子上,一旁是新鲜的生蚝和大闸蟹作伴,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让人还没有吃,便觉得暖洋洋的。
江门人在冬天里爱吃羊肉煲。记得在十几年二十前就流行成群结队去麻园的广记吃猫肉、狗肉,去礼乐吃田鼠肉,还有就是去杜阮吃羊肉。
不过,现在吃猫、狗、田鼠的人已经少了,做猫狗肉的广记已经转了型,礼乐的田鼠肉也不见了,只剩下杜阮的羊肉一枝独秀了。
羊肉,十几年的杜阮帮记最出名。那时记得是好像吃三斤送一斤,去的人非常多。上年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三斤送一斤了,价钱也贵,但味道还是不错。
江门人吃羊肉之类的蘸酱一定要有腐乳。外去吃饭的时候,每一桌先上的,除了碗筷茶水,必有一瓶腐乳和生油。
羊肉蘸腐乳咸吗?不觉得,只觉得肉入口会更滑更香。
市里还有专卖熟羊肉打包供家庭食用的,那味道也的确比家做的香,就连煮羊肉的汤,也是味道浓郁很多。
天气冷的时候,打包了几斤羊肉和羊肚回家,加上随包附送的荸荠和羊汤,一齐放入砂锅,再加个红泥小火炉,就能“围炉夜话”,附庸风雅一番了。
不过,虽然我喜欢吃羊肉,但也怕羊肉膻。虽然都说羊肉不膻不能叫羊肉,要怕膻的话去吃猪肉好了。可是细究起来,这“膻”跟那“膻”可真不一样。
有的“膻”其实是鲜,闻起来膻,吃起来鲜,那膻味会觉得是奶香味;有的“膻”那是真膻,膻得发腥发臭,闻着气味就让人没了食欲。碰上真膻的,随你用尽当归、竹蔗这些辟味的法宝,那味道就是不能入口。
记得有次吃清汤羊肉。明明这个清汤羊肉已经加了能吸膻味增甜的竹蔗,也加了大颗的白胡椒,但这羊肉的膻味还是非常的重。
今天这些熟羊肉是在麻园御福那边买现成的,谁叫自己做不出好吃的羊肉来呢!明明配料都用上了十足,但做出来的羊肉从香味上,总是少了些意思。后来,发现了做不好羊肉也也许是属于羊肉本身的问题。
朋友理直气壮地说:“羊不好,加什么配料都是没有用的。”这么一想,我立刻就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