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中原焦点29讲14周秋月坚持原创分享727天

《理解》

咨询673场,讲师班600天,读书打卡431天,性教育1428天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他人理解我们,而我们自己也在努力地理解他人,试图走进他人的世界。但是人和人之间永远是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一定存在着某种距离。而这种距离也会让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地理解他人。

也许,每个人都有天生的边界感。哪怕最亲密的伴侣,也会有无法理解对方的时候;最好的朋友也会意见不合的时候;最深的情谊,都会有隔阂嫌隙的时候。我们应该接纳这种常态,把最想要达到的状态视为行动的指南,但也不要因为没有完全达到就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甚至自暴自弃。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在学习和觉察的路上,这会让我们有反思有成长,也会走在精进的路上。

要想更好地做到“理解”,其实,最重要的是,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我们何以在某些地方会如此之痛?何以在某些地方会如此在乎?何以在某些地方会有这么大的情绪波动?……这些都是我们要去停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地方。如何去照顾自己呢?觉察一下那些痛、那些在乎或是情绪波动可能跟什么有关?没有说出的话藏在身体的哪个部位?跟身体的那个部位进行对话,尝试让心灵和身体进行链接。总之,这些觉察可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内心,说出内在的渴望,表达内在的需求。只有更好理解了自己,才可能更好地理解他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