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镜晓娴老师在读书营中为大家解读了《深度工作》这本书。
这本书是由麻省理工学员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撰写,他在书里为为我们揭示了信息经济时代的真相,那就是我们很多人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了处理各种浮浅事物务上,比如看消息、回信息等等。我们常常蜡烛两头烧,同时要处理很多的工作内容。
而这大概也是我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工作写照吧。领导一个吩咐,我可能就要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先去应付领导。别人一个电话过来,我可能也要被迫打断正在写报告的思路,接电话,并和对方对接各种事宜。很多时候,要同时处理事务性的工作,和需要静下来做的工作,不得不总是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
而很多时候,因为白天被大量事务性的工作给占据,导致一些需要安静下来才能高效完成工作,比如写材料、写报告,就只能列为加班内容。
我们常常也会被这种忙忙碌碌的假象所迷惑。或者有一些人本身也很擅长营造这种非常忙碌、马不停蹄的假象,让大家都能看到TA非常忙碌的身影。
可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奈,疲于应付的“浮浅”工作,就像这个名词一样没有深度。所有这些看似紧急,又让我们不得不做的事情,不仅消耗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和宝贵的能量,也让我们离真正成长越来越远,反而会令我们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在工作做渐渐意识到。所以,我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时间管理,让那些浮浅工作尽量能在碎片时间完成。同时,也渐渐学会淡定地面对领导的指示和各种联系的电话。
比如,有时正在埋头写材料,写得正顺畅的时候,一个电话打来,我会看一下来电,再有选择性地接听。对于大部分电话,都可以过一会儿再打回去,比如等我这段顺畅的地方写完了,要进入一段卡壳的状态了,我再回电话。既是对大脑的放松和调解,又不至于总是被各种电话打断。
又比如,今天下午接了另一个部门的同事的电话,他让我去他办公室和一家企业的业务人员一起商量对接一项工作,原因是,对方正好在他办公室,让我现在过去参加他们的讨论。可是,当时我正在写一个比较着急的方案,一想到这种临时性的商量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在还没有各自有清晰的想法之前,就这么过去参与讨论无异于浪费时间,不知道会讨论多久。于是,我就客气对他说,我现在走不开,晚一点再过来讨论。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我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方案,没有浪费时间去参加事先没有通知、明摆着就会是漫无目的、讨论不出个结果的讨论。后来,我去同事办公室,他也说过段时间大家有些想法之后再讨论。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只有掌握不被取代的技能人才能在职场有立足之地,或者说有选择的资本。无论是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不想庸庸碌碌、迷茫焦虑、患得患失,并且能够选择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内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能只会做那些所有人都会做的事情,只会做那些非常容易被别人替代的事情。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很重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因为写作相关的工作,是我自己喜欢的,也是做得相对比很多人好的。即使大家都知道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因为觉得材料很难、很辛苦,以及懒得写,所以非常多的人都不愿意写,更不愿意写好,久而久之也就只能做那些大家都会做的事情。
当我写得比大多数人好时,也许我会在这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领导因为知道只有我会写,于是就会把原本由我来做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让其他同事去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就从一些“浮浅”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可以做我喜欢又擅长的工作内容。
的确,只有在处于心流之中,做事的效率会更高,心情也会更好,即使遇到挑战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如果做的事情都是自己不喜欢、不乐意、不情愿的,即使这件事情再简单,也会让人感到不爽。而让自己能有对工作“挑三拣四”的权利的,恰恰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我们更应该像书中所建议的,用冥想来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让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强;不要把大量宝贵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无意义的各种刷屏之中,而要安排一部分时间来学习和提升自己。只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和无可替代,我们才有摆脱“浮浅”工作,让自己能够沉浸在深度工作的幸福和心流之中的话事权。
无戒学堂日更第1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