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自我可以在晚年时被捡到吗?
寻找迷失的自我是一个深刻且个人化的过程,它关乎自我发现、成长和内心的和谐。
再赚一点就可以享福了
大家都说再忍一忍,再多赚点儿钱你就可以享福了,可流失的时间可以找回来吗,迷失的自我可以在晚年时被捡到吗。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有人说是一种回归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以及不花费必要的钱后发现自己并不需要更细分、更丰富的消费品的简单。
以前我以为自己工作是为了生活,现在回头看,当时的生活都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休息也是为了下一份工作。
Gap Year有什么意义?
诸多年轻人用GAP Year的方式跳出社会时钟,对于他们来说,Gap Year不是躺平、不是摆烂,而是一个积极寻找答案的过程,更是一种不断地寻找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
Gap Year在国内并不受欢迎。这个词源自国外,百科对于Gap Year的解释是“间隔年”、“休假年”,通常指学生在学业中途选择暂时停下脚步的一段时间,不局限于几个月或几年。
然而国内的职场、文化似乎并不允许他们的存在。曾有一名本科生发声:“我只是gap了一年,不是坐了十年牢啊。”
国内的环境氛围就是这样,催学、催婚、催生,整个人生过着流水线一般的日子。
也因为这样的环境,国内的Gap Year的内涵似乎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部分人是花一段时间,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去旅居、做义工、或直接待在家里。然而也有人变成了二战考研、考公、创业。
它需要有用,需要合理,必须是在为更好的自己蓄力。
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生活
选择Gap,也就有了大量属于自己的时间,突然拥有大量时间,许多人可能一时间比较慌乱,不知道可以做什么。
Gap最大的问题是钱,很多人是在有副业的情况辞职选择Gap的,也就是说现金流没有断。
豆瓣的fire小组,愿望是财务独立,提早退休。目标是攒到一年生活费的25倍,降低物欲,过着极简生活。
想法是好的,路径是明确的,还是那条熟悉的路,攒够钱,退休不上班,享受生活。
我们总是在想,等我有了一笔钱,再去做想做的事,等攒够了,就可以享福了。忍一忍,等有了XX,我再去做XX。
为什么不是,我现在有XX,我能不能去做XX,不能的话,还可以做什么。
宜早不宜迟
趁还年轻的时候,多试错,多踩几个坑。
关于试错,理性分析比感性尝试更重要。
试错不仅仅是排除某一个错误选项,而是对每一步的选择加以研究,从而对自己有更加清醒的认知。遇到一个问题,多尝试几种方案,记下每种方案是否有效,有多大效果,丰富自己的认知。
试错也需要关注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内心的感受。
越是年长,试错的成本就越大,珍惜好现在拥有的试错机会。在试错的阶段,请大胆地尽情地去尝试,用心学习然后试出你自己真正热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