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妈的回家
若愚2016
姜大妈生不逢时,一生没有什么成就,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辈子屋也没砌一栋,老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本没什么骄傲本钱。但她的子女有出息,莫说姜家村独一无二,就算方圆几十里内也“天下”无双,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骄傲。老大是985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在姜家村也算是名流了;老二经济学硕士出身,现任银行高管,一年的收入姜大妈几辈子也挣不到;老三虽说是个女孩,但巾帼不让须眉,获得博士学位后分到交通设计院工作,前年还当上了分院院长,月薪以为万单位。子女有出息,姜大妈50多岁就跟女子到大城市里享福去了。
姜大妈是位静不住的人,每年总要回几次姜家村。回到村里主要是在熟人面前讲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自己什么时候到北京旅游,何时又到了三亚,继而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多读书今后好到外面闯世界等,言语中充满了幸福、自豪、骄傲。乡亲们羡慕不已,纷纷夸奖姜大妈教子有方,有的还对孩子说要向哥哥姐姐学习,长大了也去当教授、当什么师;个别免不了还要请教一翻教子的方法。
将近一年未回来的姜大妈又回到了故乡,走进了桂花嫂家,聊了一会儿,话题扯到了住房,姜大妈免不了说老大的有150m2,老二的有160m2。桂花嫂说,姜大嫂您这次隔得久,快有一年没回来了吧,进村时看到了崇树山下的那栋房子没有,你猜一猜那是谁砌的?其实,姜大妈路过那房子时就在猜了,这房子在城里叫别墅,是谁砌的呢?跟这栋房子相比,她三个子女的住房莫说相形见拙、黯然失色,也是相去甚远、自愧不如。显然,子女们在住房方面优势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桂花嫂见姜大妈犯了难,便主动说,这栋房子是建军宝砌的。建军宝?他发大财了?建军宝跟老大年纪相同,是一茬人,读书时是同学,但初中毕业就结束学校生活回家务农了。姜大妈脑子在快速地猜想他发财的种种可能:做了一笔什么大生意?开了个饭店什么的?……桂花嫂说:早几年,乡里书记开的金矿与周边群众闹纠纷,停了产,建军宝带一车人狠狠地教训了对方一餐,打得哭爹喊娘,再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书记为了报答他,就让他当了村支书。这不就发了?姜大妈在老大家时,老大跟她说,妈你别看我是个教授、博导,听起来很风光,其实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不如个乡长,连住房也不如他们,现在很多乡干部都在省城买了房子。姜大妈当时还不信,以为是儿子谦虚。听了桂花嫂的话,想了想建军宝的别墅,当几年小小的村支书就捞那么多钱建起了别墅,乡长们那肯定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了。从建军宝的情况推断,教授博导的地位不是小于乡长,还是真的连个村支书都不如。
姜大妈沉浸在不解之中,桂花嫂又说,建军宝其他方面不怎么的,但非常孝顺,这两年不仅让父母游遍了全国各地,还让父母到国外玩了一回哩。听了这话姜大妈心里更加失落,老二也说过要她出国旅游一次,但她担心费用太高一直没有实施,哪想稍一犹豫就被人家抢到前面去了。姜大妈仿佛身子矮了一大截,自信心也打了个大折扣,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从桂花嫂家里走出来的。
亿爷是姜家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退休前是村小学校长,退休后一直忙于对族谱进行第N次编撰,初稿已经完成,准备印刷,可资金还有较大的缺口。因此,他急于让里里外外的族人认可自己的成果,也好多拉些赞助。姜大妈来了,他非常高兴,他知道姜大妈有点文化,能初步看懂文字,便连忙将初稿拿出来给她看。姜大妈翻了翻厚厚的稿子,起码有小半以上的字不认识,但却认出了这么几个字——“海东,博士”。这海东博士是谁,怎么原先没有听说过?老弟嫂,这海东啦,就是三赖皮,跟你家老二是同学,都是我教出来的,学习当然比你家老二差远了,读了两年初中就到矿山打工去了。前几年,借钱与人家合伙在贵州开了个小煤矿,据说总共投资只有几十万,国家整顿小煤窑,有家大煤矿想将三赖皮的小煤窑吞并,结果三赖皮他们卖了个好价钱,有的说卖了3000万,有的说卖了5000万。三赖皮拿着分的钱在省城开了一家什么家俱厂,又与当地民政局合伙开了个火葬场,生意红红火火,是一个什么区的纳税大户,还当上了区政协委员。三赖皮觉得自己文凭太低,没面子,就想办法弄了个博士学位,据说他还在个什么大学设立了个什么奖学基金,那个大学还准备聘他为客座教授呢。亿爷话锋一转道,虽然博士、教授来得有点不厚道,但话要说回来,三赖皮家乡观念还是很强的,前次修谱,慷慨解囊一拿就是四万元。姜大妈听出了亿爷的弦外之音,早些年,村里修公路,大家捧说老二是银行老板万千的钱,要多捐点,结果老二咬紧牙关掏了三万块钱。姜大妈脸上很是风光,并认定老二的捐款纪录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打破。岂料这么快就被打破了,而且是被三赖皮这样的人打破了。更气的是三赖皮还成了博士,大学还要聘他为教授。这岂不是三赖皮在经济上已经超过老二,在学术上已与老大平起平座,在职称上也将成为教授,博导或许也指日可待?这样算来,老大老二加起来都不如一个三赖皮了。姜大妈再也无心看什么族谱,客套了几句后,就黯然离开了亿爷家。
刚出跨出亿爷的大门就碰到了最相投的朋友岳嫂子,于是乎,姜大妈又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