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总是来得悄无声息,又猝不及防。在压力不小的时代,我们时常被要求,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让我联想起最近一个综艺节目,有这样一幕----镜头下,她在赶往机场的出租车里,翻看着接下来的行程表,突然间就抹起了眼泪。
大家可能会疑惑,做这行,难道不就想“火”吗?可突如其来的关注度,带来的也是紧凑到无法喘息的工作压力,以及复杂到措手不及的工作问题。投资也是,我们总说,投资是反人性的,千万不要追涨杀跌。很多新手亏钱,恰恰是因为遇到了牛市。面对突然的暴涨,没有经验就更容易幻得幻失,又怕错过机会,一跌又马上乱了阵脚。说个真实的例子,我自己的经历:
去年底才开始的基金投资,碰巧赶上了这波大涨,转眼就赚了超过20%,这本该是件好事。对缺乏投资经验的我来说,反而成了烦恼——每天为了何时该卖而操心。谁知上周股市连跌了4天,眼看着到手的收益缩水了就有点坐不住,碰上周五有点回暖迹象,就赶紧清仓求个落袋为安。如今,看着周一的大涨,只能怪自己没稳住情绪冲动行事。
我们总在想压抑、避免情绪,真的是好的选择吗?很多人希望让自己“更自律”,但其实每个人的自控力都是有限的。与其说,想要突破自己的自控上限,不如调整自己,不要去触碰这个自控力的边缘。类似的,与其一味要求压制自己的情绪,不妨换个思路,试试给自己的情绪,定一些边界。巴菲特做了个“打孔机”的比喻——他说:我可以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代表着你在这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资,从而最终增加你的财富总值。但是一旦打完了卡上所有的孔,你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资了。有了这20的限定,你的交易就会自然而然,变得谨慎。同样地,从这3个方面,和自己的情绪签订「协议」。
1)不要和人讨论当天的涨跌。讨论,往往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容易干扰投资情绪。
2)控制自己的交易次数。越是频繁交易,投资收益率越低。买卖次数越多,心态就越不好,更容易犯错。要克服这个毛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学巴菲特,控制自己的交易次数。譬如说2019年你给自己定个计划,只能交易10次,或只能买卖5只基金。减少交易频率,也减少犯错机会。
3)不要每天看自己的账户。忍不住,就先从一周只看1次开始。如果你逐渐减少自己看账户的频率,从每天一次变成一周一次,不但情绪会稳定,投资计划也不会容易被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