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党”在群里分享的这张图片,突然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是一次下班途中,碰见一个算卦先生。我平时不算卦,也不烧香拜佛,总感觉算卦是骗人的,烧香拜佛从小就不会。受家庭影响,不懂那方面,在神灵面前不知道说啥,也不懂神灵都在哪个地方放着,也不会往家里请神灵。
那次不知怎么回事儿,一时心血来潮,突然很好奇,想闲玩儿试试,看看这位先生究竟算得准不准。
我们就在广场的石椅上坐下来。老先生让我抽了几支签,后来又是看手相,又是查八字。不管怎么吧,算得都还差不多,还算准。
可唯独有一项,好像说我“烧香拜佛”方面做得不错,还提到莲花池什么的。具体怎么说来着也忘了。我告诉他,其他的算得都还可以,唯独这个你说错了,因为我从小不烧香不磕头不拜佛,我不会。
没想到那位算卦先生说:“你是一个善良的人,你总是积德行善办好事,你的善良就相当于烧香拜佛了啊。并不一定说你就去佛面前怎么样,是你的善行胜过了烧香磕头。”“哦哦,原来这个意思啊。”
确实如此。
记得父母经常说,只要心中有佛,心诚则灵,坚持善行,做个善良人,头顶三尺有神明。父亲是老教师,总教育我们几个孩子,一定要做个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人,问心无愧。“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每年春联父亲都自写自贴最喜欢的那副“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母亲也说,烧香磕头的人中,好人多,无奈人多,但也不全是好人,也有做坏事的,有的是偷还是偷,是抢还是抢,是骗还是骗,只是拿“烧香磕头”遮人耳目,做个幌子罢了。所以烧香拜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内心真正是个什么样的人。
父母教育我们,我们又教育下一代,不管别人如何做,自己一定要做个真诚善良、善于感恩的人,严格自律,明辨是非,黑白分明,不要耍小聪明,不要做违背道德原则,违背内心良知的事儿,心怀慈悲,积德行善,坚持底线,多帮助别人,多关心弱势群体,不做伤害人的事情等等。并且三代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朋友分享的这张图片,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如果你本慈悲,不信佛又何妨?如果你不慈悲,信佛又有何用?
人,不一定要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注重一个“善”字;禅境,讲究一个“淡”字。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大慈缘于大善,大善缘于大爱,大爱缘于大德。
善良,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常常可以化险为夷。我相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