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

奶奶是个要强的女人,生在官宦之家,所以识文断字,持家有道,针织女红样样精通。在那个年代,能读书写字的女人不多,据说奶奶的外公是个将军,所以太姥姥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是不会持家的。后来解放了,家族也没落了,他们被迫从沈阳搬到太姥爷的祖籍。没有那些所谓的阶级了,全都得靠自己的太姥姥啥都不会,过惯了大小姐日子的她依然是看小牌,抽烟袋…对于麻将的无师自通,就是因为跟太姥看小牌学会的。即使别人都忙于生计,没那闲心思,可是哪怕是自己跟自己玩,她也不下地干活,她也下不了地,三寸金莲的小脚站都站不稳,确实是干不了什么。家里的家务都落在了12/3岁,身为长女奶奶的身上了。可能是因为小小年纪就当家的缘故,奶奶生性要强而倔犟,事事不甘于人后。

小时候,我家屋后有三棵大梨树,是太爷爷年轻时栽下的,能有 100 多年了。大树春天发芽 ,雪白的梨花,次第开放,像皑皑的白雪,落满枝头。最怀念那风雨夜过后的清晨 ,我还在睡梦中,姐姐就用她那凉凉的小手,伸进我被窝把我胳肢醒,然后就听见树上婉转动听的鸟叫声…多年以后,每当清晨听到这样清脆悦耳的鸟鸣,都会驻足用心的聆听,那些美好的记忆,就会像蹦豆似的一股脑的弹出,跳跃在整个心间,曼妙无比~仿佛看见了慈爱的奶奶,年轻的妈妈,幼小的我跟姐姐在嬉闹……夏季树荫繁盛,女人们都会坐在树下唠家常,缝手套,打毛衣,做活计…孩子们你追我赶的玩抓人,捉迷藏,过家家…大树旁有条主路,是通往镇里的,对奶奶印象最深的是,每天傍晚晚饭过后,她都会站在树下,往街里的那个方向眺望。她那时穿着青布衫,白袜子,头发总是整齐齐的别在耳后。住在乡下像她这么干净利落的女人不多,那时她应该还不到60岁,头发还没白几根。每次看到我,都会跟我开句玩笑:你吃粪了吗?那个时候不懂,多年以后结婚了才懂,她当时也是孤单落寞的吧!爷爷当时是个国营厂里的采买员,现在应该叫销售。他经常出差,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有时甚至是几个月。而梨树下的奶奶便成了默默的守望者。她多么希望看到那个笔直的身影,他骑着自行车,车上挂个公文包,上衣兜里别着一支钢笔,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他跟这些土咔咔的农民不一样,从小就是地主家的孩子,并且还是单传,全家的独苗苗,宠得无法无天。解放前人家也会站队,入了党,后来又进了工厂,我爷爷虽然长在农村,一辈子却没扛过锄头,没有下过地。而我奶奶生了七个孩子,干了一辈子活,那时的女人根本不觉得苦,也从不抱怨,依然觉得很优越,因为周围没有几个人是吃公家饭的。更何况还能走南闯北,有见识!她在心底是为爷爷感到自豪的。

那时候的人对爱的表达永远都是深沉反向的。那个年代物资比较匮乏,再加上小,所以特别馋。家里有小鸡受伤了,奶奶不得不杀,杀完了就把大腿啊鸡胸肉啊都留起来,怕坏了就天天蒸,最后肉都干巴了,咸鸭蛋都坏了,她也不舍得给我们吃,非要等爷爷回来吃,为此我很是不能理解,好多次有种冲动想去咬一口鸡大腿。可是当爷爷回来的时候,她却冷若冰霜,说话没好气。甚至老呵斥爷爷,不知道的人都说奶奶厉害霸道,可是谁知道她的心多痛,真是应了那句爱有多深,恨有多深。

爸爸是个极其孝顺的人,每逢过节都会让奶奶去家里吃饭。妈妈也是有好吃的都要给奶奶送去。他们担心奶奶一个人闷,有事也没人知道,所以晚上让我去作伴,让我给奶奶端茶倒水,帮她解闷。我也听话,你让我去我就去,去听奶奶讲故事还挺有意思。我也会给她演绎射雕英雄传,把头发散下来,张牙舞爪给她演梅超风,我们祖孙两也是其乐融融。爷爷回来,妈妈就不让我在那住了。早晨路过他家,进去看,他两睡觉中间还放了张桌子。他俩在饭桌上吃饭,大部分时间都是奶奶说,你别把钱都给人家了,把小七安排好,当时小叔叔刚大学毕业,还没成家。爷爷不承认,他们难免又是一场唇枪舌战。哎!当时小根本不懂奶奶,现在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她是经历了多少的盼望、失望、绝望…才能这样心心念念着一个人,却又又坚守内心最后的底线,甘愿选择孤独寂寞度余生。

后来爸爸也调去爷爷的厂里,爸爸也去外地出差,回来的时候,奶奶找爸爸叙话:“你见到那个女的了吗?”爸爸说“没有,你别瞎想”“她说你别骗我了,你姐都告诉我了!”爷爷在外地有一个女朋友,就这件事,奶奶在很早的时候,50多岁的时候就跟爷爷分居了,她的内心是个多么要强干净的女人啊,每晚睡觉她都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她是完完全全的封心锁爱了。直到死她也从来没有原谅过爷爷。爷爷潇洒了一辈子,而她却苦了一辈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季晨扬:爷爷奶奶他们俩 微光朦胧了双眼,鸟鸣回荡在耳畔。 难得回一次老家,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不肯动弹。不过多时,楼下...
    简约语文阅读 976评论 0 1
  • 奶奶她今年68岁…… 她已发胖很久了,身体开始压缩,皮肤也有些打皱,就连牙齿也换成了假的,但是两腮还是经常泛红,像...
    苡安喆阅读 484评论 0 2
  • 人们都说,奶奶的去世,是喜丧。 对于一个瘫痪22年,生命的最后阶段备受病痛折磨的老人来说,离开这个世界,对自己,对...
    风住尘香阅读 469评论 0 1
  • 清明时节,是缅怀逝去人的日子。本来节前想在清明节里写一写“那些逝去的人”的,无奈琐事繁多,虽然心境较之前也能静下来...
    深圳大博哥阅读 247评论 0 1
  • 徐小芜在家总也是燥得慌。她的工作是在家卖衣服,还是那些她本人很是喜欢、但市场接受度并不乐观的特色服饰。这些衣服来自...
    丢由阅读 1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