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当,我下载完成或翻阅浏览时,我都会有一种已然病愈的美妙错觉感。仿佛现在的我,正四蹄着地的狂奔在克服掉拖延后,自律而又成功的人生正道上。
清晨五点钟,手机闹铃叽叽歪歪的响个不停,而我在五点半的时候依然和床榻纠缠不清。公司今天八点半开早会,我要上交的材料还差一部分没有完成,我的住处与公司的距离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现在,我要怎么办?
哦,我的天啊!相信我,这是我等芸芸众生最真实的最常见的生活写照。它或许是一份掐着最后期限的文件,或许是一堆纠结了三天的脏衣服,也或许是一摞拉锯了整个暑期的作业。
而且,它还有一个让人听闻为之含悲落泪或咬牙切齿的名字,那就是拖延。
从前的我,为了改变自己拖延入骨的病症。曾经在手机上下载了各种帮助我克服拖延的APP,购买了不下十本讲关于如何克服拖延的书籍,不断的在网络上阅读收藏相关的文章,尤其偏爱那种克服拖延后完成了逆袭人生的励志鸡汤。
每当,我下载完成或翻阅浏览时,我都会有一种已然病愈的美妙错觉感。仿佛现在的我,正四蹄着地的狂奔在克服掉拖延后,自律而又成功的人生正道上。
当然,最开始确实很有成效。我每天早五点伴随着悠扬的手机闹铃声,起床洗漱。然后,做一套瑜伽动作,紧接着一边吃早餐一边浏览手边的专业书籍。
早早的收拾妥当,步行到公交站台,坐早班车上班,在路上用手机软件学习英语知识。工作过程中,高效而自律的完成任务,不开小差。晚上下班回家,也快快的洗漱不黏在电视剧前挪不动步子。
似乎一切顺利,看上去我的状态很好。不过,我开始比之前拖延时变得更易焦虑烦躁。
我会在前一天晚上,脑补第二天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进而担忧它们会影响我完美的克服拖延的计划。甚至,我会在半夜突然醒过来,回忆自己在记事簿上是否少记了一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呢,我怎么想不起来了,然后我开始辗转反侧,难以再次入睡。
最后,发生的一件事情使我的情绪彻底“崩溃”。那是周六休息,我与好友聚餐之后坐地铁回家。由于,我感到疲倦便坐在座位上,闭眼假寐。这时不知从那里响起了一阵熟悉的乐曲,正闭目养神的我像一只被扔入沸水中的跳虾,骤然从座位上弹起,惊慌失措的四处张望不断搜寻声源处。不远处的一个年轻人,把掉落的耳机插头送入手机孔中,四周又重新恢复安静。
我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原来是耳机插头掉出来了。紧接着,我才发现身边的人都用一种或怪异或惊愕或不解的眼光看着我,而我在那一瞬间脑袋中响起了阵阵的轰鸣声。
我猛然想起来了,那熟悉的音乐是什么,那是我早上起床的闹铃声。现在,听到它我的反应很强烈而且很不好。
我厌恶这个音乐,我烦死它了,简直烦透了,它糟糕透了。
当晚,我关掉了手机里所有的闹钟。简单洗漱后,我抱着笔记本电脑窝在床上,追完了一直想追的综艺节目,睡觉的时候我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只记得外面的天空颜色很深很浓。
第二天周日,我按照从前的生物钟醒来之后,就一直窝在床上继续玩手机追剧,直到我饿极了才起床订外卖,吃的也不知是什么时候的饭。
然后,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恢复了自律之前的日子。我甚至没有任何愧疚和焦虑感。我觉的自己不久前过的日子,简直是身在地狱倍受打击折磨,我再也不想过所谓自律不拖延的生活了。
精神状态彻底恢复,是在一个月之后。我清楚的明白,自己是因为克服拖延太过而引起了心理逆反。
不拖延到严苛的地步,如同装修精致的样板房一样,让人觉得不实用做作。它也好像硬梆梆的压缩饼干让人倒尽胃口,而少量的拖延如同软绵绵的饼干夹心,让人满心欢喜有了缓冲的余地。
现在的我,开始过一种与其克服拖延不如与拖延和平共处的生活。
今天,不愿意做的事情,没关系那就不去做。但是,明天或者最晚后天,一定要做完。想先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必按照什么顺序什么时间,做完就好完成的高质量就更棒了。
手机里的APP只留一个自己喜欢的,也适合自己的,之前的书籍和收藏的文章,不愿再看的就整理收好,不喜欢的就删掉。
在拖延与自律之间,我开始过起了一种动态平衡的生活。我称呼推延为巧克力,今天甜食吃太多了,明天就少吃一点或者干脆不吃。
我的生活也没有因为我对待“巧克力”的方式而变得糟糕,相反我的生活渐渐变好,每天一点点的进步,无论是否在逆袭,但我真的感觉有希望并且充满力量。
PS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纯属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