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放假,我们的传统节目就是看电影,看喜剧片。
刚开始挑的电影不是这一部,是买完票后才发现了这一部电影的。
这是一部印度励志片。刚开始看到是励志片时,女儿第一反应是不看,可又说是喜剧,再看了详细介绍,觉得也还好。再加上是熟悉的导演,于是临时决定换成这部片。
我很庆幸我们去看了这部片子,实在非常适合在高考前夕看。
剧透一下
拉加夫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大学,他无法忍受失败者这个称号,崩溃从楼上一跃而下。
拉加夫的情况非常危急,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求生的欲望。
为了唤起儿子求生的欲望,父亲阿尼找来以前的朋友,大家一起给拉加夫讲述了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
阿尼当年考上理工学院,被分到号称失败者楼的4号楼。
4号楼因为在体育联赛中从来没有得过冠军,甚至每次都是垫底,因而被称为失败者楼。
每一个生活在4号楼的人都被冠上了失败者的称号,在学院里抬不起头来。
为了摘掉失败者这个称号,阿尼和他的朋友们想了许多办法,甚至发下毒誓,在没有赢得联赛冠军前,和自己最宝贝的东西暂时失联。
阿尼的誓言是联赛前不和女朋友说话,酒鬼的誓言是再不喝酒,妈咪的誓言是不接家人的电话……
为了这一场联赛,他们竭尽全力,但4号楼毕竟能力太弱,最后因为一个三分球,他们与联赛冠军擦肩而过,再次成为失败者。
但这一次,没有人嘲笑他们,反而,所有的人都把掌声送给了4号楼,认为他们真的很棒。
故事的结尾,阿尼告诉儿子:只要你竭尽全力了,即便失败,你也是人生的赢家。
这个故事唤起了拉加夫求生的欲望,手术取得成功。第2年,拉加夫也顺利考上了大学,开始了他的新生。
女儿说,故事给了她很多触动,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看到她哭了。
这部电影同样也给了我很多触动。
一、记得告诉孩子失败了该怎么办。
阿尼在拉加夫跳楼后非常内疚,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因为他不曾告诉孩子失败了该怎么办。
拉加夫在高考后非常焦虑,常常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为缓解儿子的焦虑,阿尼特意给儿子带回一瓶酒,说等成绩出来,要和儿子一起喝酒,和他一起庆贺。
阿尼要表达的意思是他相信儿子能够考上大学,毕竟拉加夫平时成绩不错。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真的失利了,并且因为失利从楼上一跃而下。
阿尼的反思其实也值得我们反思,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我们看来,我们愿意相信孩子,我们就已经是很优秀的父母了。
或许是害怕失败,也或许是我们觉得上一次考试的失利不过是件小事,我们很少去提失败。
殊不知,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那里很有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甚至为此他们可能会觉得生无可恋。
是不是很可怕?所以,是到该跟孩子提失败的时候了。
亲爱的宝贝,请你相信,无论你考得如何,你永远是我们的宝贝。
二、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生本身。
拉加夫为什么会跳楼?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成为失败者。
可失败何尝不是我们生命里的一种独特的体验呢?
当然我们都渴望成功,能够站到山巅,俯瞰众生,那是多么值得荣耀与骄傲的事情。
然而,一生都无往不利的人,真的存在吗?失败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体验?
我们之所以惧怕失败,是因为我们害怕失败给我们带来的耻辱感,我们害怕别人笑我们是失败者。
可人生谁又没有跌倒与失败的时候?即便一直在低谷,只要我们仍然有向上的热情,不服输的执念,就总有翻盘的机会,就不是人生的失败者。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生本身,一失败我们就把人生也给丢掉了,那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三、竭尽全力生活就是成功。
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里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一个人只要竭尽全力,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即便最后的结果并不完美,他也可以无悔,也没有人能够讥笑他,因为他并不是失败者。
所以失败者,一是从来没有目标的人;二是有了目标,却不能竭尽全力为了目标拼一把的人。
影片中阿尼他们的4号楼,最终并没有成为联赛冠军,但所有的人都愿意为他们鼓掌。
原因就在于为了成为联赛冠军,他们拼尽全力了。尽管最后是技不如人,但只要有这样的拼劲,那么就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就还有成功的希望,这怎么能算是失败?
相反的,这样的人是最可敬、可畏的。因为,任何时候,他们都在积蓄力量,为自己的成功做着准备。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部电影,实在带给我太多的感慨,但我的拖拉不引起我再发挥。
最后的最后,还是强烈推荐,家有孩子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这一部影片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