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学与预习是一回事吗?
原创 2017-02-27 新课程研究院 互联网教育风向标
预学与预习
不是一回事
有效预学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第一步。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知识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即预学。预学是学生通过教师准备好的预学案,按照教师规定的流程去做。如湖北枝江一中的“新知预学”规定,分“四步”,即一读,通读课本,把握梗概;二看,精看教辅,知识提炼,由厚到薄;三填,填写学案,边填边记;四练,针对训练,及时巩固。
预习与预学虽然有相近之处。但由于学生在预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所以有时候预习成了一场空谈。如不少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上课时会讲,不需要预习,课堂上认真听就行了;过渡依赖他人督促,手中又缺乏具体的预习指导,造成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意识不强。还有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随意,如“同学们,今天学完第五课了,课下预习第六课,明天上课检查”,但具体预习什么学生不清楚(如预习时间的模糊、具体问题的缺失、基础知识的有无落实等),第二天老师也是象征性的问问“同学们预习了吗?“然后接着上课”,这样也造成了学生对预习的不重视。
预学的基本保障是“学案”
教师设计的“学案”应该包括: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资料收集的具体要求、文本预学导读关键词、初想问题检测、预学疑难提问留白等;学案设计的着眼点是:“眼前有课本,心中有学生,学法即教法”,用学生的思维去设计,用学生的头脑思考。
学生既可以在“学案”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在课前完成预学任务,也可以在课堂导入,亮出学习目标后,教师组织学生先行预学,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产生疑问或有初步收获,并加以进行内化。
预学时间从哪里来?应该安排在课内还是课外?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推脱说没有时间,只要真心愿意去做,时间总是有的,并且充裕到足够完成所要做的事情。那么,预学时间从哪里来呢?
学生的预学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不同学科或者同一学科不同课堂类型预学时间不一样,可以安排课前预学也可以根据教师或者学习目标的要求在课中进行预学,不顾实际情况的统一要求,要么犯教条主义错误,要么事与愿违得不偿失。需要说明的是,在高效课堂中,“预习”的说法是不妥当的,代之的是“预学”,“预学”就是“自学”。这两个概念有继承也有发展,“预学”和“预习”都含有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行为,但“预学”的目的性更强,一旦学会了就无需再回头复读了,而“预习”潜意识中给人一种炒剩饭心态——反正还要课上学,会不会没关系。从这微妙的差别中,很容易看出“预习是个伪概念”,预学才是现代课堂的真法宝。
课前预学时间安排:预学案应至少提前一天下发,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学生也可利用学科自习按教师规定的流程进行预学,预学中发现的问题由学科长收集,课前交给老师或在课堂上交流,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教案再作调整,以学定教。
课中预学时间安排:课中预学对预学案的编写要求更高,教师要对本课时内容进行合理分析,结合学生学情、教材难易度、课时时间的分配等情况安排学生预学的时间,一般而言,不要超过十分钟。课中预学的流程要更加清晰,让学生易于掌握,不浪费时间,如湖北枝江一中的“新知预学”规定,分“四步”,即一读,通读课本,把握梗概;二看,精看教辅,知识提炼,由厚到薄;三填,填写学案,边填边记;四练,针对训练,及时巩固。
学生预学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2017-03-02 新课程研究院 互联网教育风向标
学生预学大多为当堂预学,当学习任务较多时,也可安排课前预学,或单独安排一节预习课(山东兖州的循环大课堂是每节课的后十分钟为预习)。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要求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文本,完成预学案。要求学生静心动脑,深入调动自己的学习能力,单独完成,这个环节中,中等以上的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完成一半以上的内容,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须讨论解决,并要注意用“双色笔”进行标记(可参考前面介绍的“山东潍坊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教师要在此环节之后,初查学情,掌握学生的自主预学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