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无意间点开一篇文章。
我看到了让我吃惊的一幕:山东淄博一
名初三学生秦同学隐藏在同班同学马同学家楼下,在放学时对马同学痛下杀手,连捅13刀,刀刀毙命,最终,马同学血流如注,倒在了血泊之中,当场死亡。
一个拥有大好前途的花季少年,就这样殒命同班同学的刀下!
家就在咫尺,可他再也回不去了!母亲从血泊中把仍有体温的儿子抱在怀中,哭得呼天抢地,可是再也唤不回儿子!
原因不复杂:一个初三班级,马同学一马当先,始终保持第一,秦同学也不简单,基本上稳居第二。照理说,一个班级有这样两位优秀学生,互相竞争,相互鼓励,成为互相对照的一面镜子,让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多么大的幸事!
但遗憾的是,秦同学心态失衡了,他曾警告过马同学:你必须考4个B,你考得比我好的话,我一定杀了你!
但马同学哪里知道,这是秦同学的真心话呢。他仍然考得很好,依旧是第一,优秀已经成为这个孩子的一种习惯,秦同学还是稳居第二。这个时候,嫉妒成为一种魔鬼,悲剧不可遏制地发生了。
面对这样的惨剧,我们心痛得无以复加,两个花季少年凋零了,两个家庭将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
归根结底,这一切只源于两个字――忌妒!
那么什么是忌妒呢?商务印刷版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
忌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因为“别人胜过自己”,便“心怀怨恨”,导致秦同学丧失了道德底线,丧失了良知,最终把马同学送上了绝路,也把自己也推上了绝路,忌妒之心,是多么可怕呀!
我发现,我们许多人从不不缺少对弱者的同情,却唯独缺少对强者的赞美。有一些人,最见不得别人过得好,别人比他强,尤其是对身边比自己强的人,透着一百个不乐意,妒火中烧,坐卧不宁。
我认识的一对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闺蜜小A和小B,从小到大两个人好的恨不得穿一个裤子,工作了,两人还在一个单位,这该是几世修来的缘份呀?按理说,应该好好珍惜吧。
可是,因为小A的发展越来越好,小B竟然无缘无故地就对小A有了意见,甚至背后戳她一刀,最终两人的关系走向了终点,同在一个单位,居然成了陌生人。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同为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孙膑不得已逃亡齐国。
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次年齐救韩,采用孙膑策略,直趋魏都大梁,旋即退兵,诱使庞涓兼程追击,在马陵大败,涓智穷,大叹“遂叫竖子成名”,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
忌妒,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本来可以并肩作战,共享荣华的同窗,却互相厮杀,终成千古遗憾。
由此可见,忌妒,是一剂毒药,如果不戒掉,最终会被它所伤!
那么,对待别人的优秀呢?最好的做法是,给优秀的人最真挚的赞美,并虚心向优秀的人学习,争取也让自己变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