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哲学(公元十六世纪十八世纪)
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西欧封建社会的后期,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重大的地理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激发了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加快了新旧思想交替的进程;同时,也由于中世纪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烦琐的推演方法、理性与信仰的逐渐分离等等,经院哲学便日趋崩溃,西方哲学史即由中世纪哲学转入了近代哲学。也是从本体论到了认识论。以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哲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中世纪以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但从文艺复兴开始兴盛人文主义以自然哲学、人与自然为出发点。自然科学代表人物如: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都是这个时期的著名科学家,而这时期的人文主义以蒙田为代表人物(也是怀疑论者,蒙田在研究人的基础上,阐发了怀疑哲学的基本原理;蒙田从许多方面论证人的知识的相对性,竭力破除教会的独断和自认为绝对正确的自负,破除对所谓绝对真理的迷信,蒙田的怀疑思想开创了16世纪启蒙运动中的批判精神。蒙田的思想巨著《随笔集》建议大家好好看看,文风简洁自由易懂,从人性、教育、伦理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近代哲学在与科学的关系方面表现了自身的特点,这一时期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不同于古希腊,它们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哲学思想主要地是通过更加抽象的、专门的哲学概念来表述。不过近代哲学与科学之间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近代哲学发展的阶段性是与近代科学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的。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它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法和数学演绎法。与自然科学的这种状况相适应,17—18世纪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大哲学家康德的星云假说(大胆否定了宇宙起源的神创论,第一次用科学观点(物质经过万有引力形成行星的过程)回答了宇宙成因这一重大而又基本的科学问题,说明康德不仅仅是个哲学家,更是个物理学家)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成就表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地发生的。自然科学的这种状况反映在哲学上,便是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形态。从古希腊的素朴辩证法形态,经过17—18世纪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阶段,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形态,这一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和整个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过程相并行的。与此相适应,在哲学上,从前被认为是由神灵统治的世界,之后则被认为是由因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在哲学认识论上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也就是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经验论(主要是英国哲学家)认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法,知识只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西。经验论者轻视或否认超经验的玄学问题。唯理论(主要是德国哲学家)则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立于感官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唯理论者注重玄学问题的研究。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去求得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经验论者重感觉中个别的东西,重多样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唯名论;唯理论者重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统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唯实论。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霍布斯、洛克、乔治·贝克莱和大卫·休谟,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当然西方近代哲学史上还有自然神论(也称为理性神,出现的较晚18世纪,以法国哲学家为主)也作出的巨大贡献,自然神论认为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来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其代表人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虽然自然神论也是哲学思想,但是更多关心的是人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关系的探索思考,不是纯哲学思想,是一种偏向思想启蒙,其主要贡献是推动了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化复兴,也可以算是经验论与唯理论综合体,我们也可以看出从近代西方哲学史主要集中在英德法三国,有很强的地域传承性。下面我们就先以经验论与唯理论两条线进行介绍。
经验论(英国、经验主义)
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是实验科学的创始人,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真正的分子,即事物的简单性质,它是有限的不变的。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其形式是多样的。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形式,从而获得行动上的自由,以便征服自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而借助科学实验,可以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培根以经验观察为方式的研究自然的方法,是建立在对客观对象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的。这种对物质世界的客观把握,对于英国唯物主义的形成有着深刻的促进作用。培根从根本上批判了自古希腊以来的学术传统。他不满意古希腊哲学家以及由此而发端的轻自然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及以后),如重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神学的学术传统,他认为正是这种传统妨碍了自然哲学的发展,使自然哲学处于幼稚状态。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先验的部分,已经脱离实际经验的逻辑推理,这种逻辑只是在一些既定的原则和原理下,发现与之符合的事物,它既不能发现原理,也不能穷究原理,最后,只能把它归于信仰(经院哲学就是在此基础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培根应该是对一千年神学的深刻的反感厌恶才这么说的)。
托马斯·霍布斯(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国政治家、哲学家),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霍布斯开创性的将新科学和政治哲学融会贯通。机械唯物论是他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理论基础,他指出一切物体都在按照必然的因果规律运动,国家作为“人造的物体”也受因果规律制约,这种规律就存在与人类的心灵之中,通过观察可以看到。霍布斯对人性的看法颇为悲观,他认为人类天性自私、贪婪,且对权力有无止境的欲望。在他的理论中,霍布斯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状态”概念,即在没有法律和社会组织的情况下,人类会陷入一种“人人为敌”的状态。他认为,在这种状态下,个人的生存面临极大威胁,生活充满了“孤独、贫穷、肮脏、野蛮且短暂”(人性恶),在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中,所有人都有平等的能力去伤害他人,他关于人性的论述实际上是把资产阶级的利己本性抽象化、普遍化为人的本性。霍布斯是西方近代首位彻底贯彻个人主义的思想家,他将自我保存视为个人最基本的自然权利,视为第一条自然法,独立并优先于其他自然法,这就根本区别了人依附于自然和秩序的传统自然法观念。霍布斯从抽象人性原则和人的理性概念出发,第一次系统的用社会契约论(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最基础的逻辑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为敌”,所以需要签订契约献出自己部分个人权利成立国家强制性保证自己不被伤害,国家有绝对的威慑执行力)解释了国家的产生及基础,批判了君权神授论,提出君主专制政体(利维坦),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本形态。
约翰·洛克(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英国哲学家和医生),与霍布斯的悲观论不同,洛克对人性的看法更加乐观,认为人性善。在洛克看来,人类在自然状态下并非如霍布斯所描绘的那般混乱无序。他认为人类天生拥有理性,能够通过理性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平等的,并且有自然法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即每个人都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他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强调的是保护个人的自然权利,而不是如霍布斯那样追求绝对权威的统治。因此,洛克认为政府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而非压制个人自由。洛克的认识论人的知识来源于经验,即感觉和观察。人的经验是从感觉与观察得到(真实世界是在心灵之外客观存在的),再通过反省形成观念,观念的积累是知识的来源,没有天赋的观念(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也就是没有先验超经验,是典型的经验论。他提出了人的认识能力有限的问题,对于无法验证认知的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永远无法得到正确答案的,人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他写的《人类理解论》可以说是真正的让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同时他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和教育观念(洛克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洛克反对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提倡温和的引导和自主理性思考的能力培养,德育优于知识,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方法吗?)对西方政治体系与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梭的最著名的著作《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追究根源来源于此。
乔治·贝克莱(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英国经验论的重要代表之一,开创了主管唯心主义)贝克莱的学说是对洛克学说的继承和批判,继承了一切观念来源于经验的观点并且把这个观点贯彻到底,否定了洛克关于事物在心灵之外存在的论断。他认为仅凭感觉是无法形成抽象的观念的,而抽象的观念是哲学一起混乱与谬论的产生根源,是导致所有精神实体(比如理性主义说的一切抽象能力思维、上帝)出现的错误根源,因此应该被彻底清除,包括洛克的观念学说,他认为心灵之外无物存在,一切物体“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就是被感知”其意思就是说世界的存在完全是以感知世界的独立生物个体的存在因而存在,如果没有感知个体,那么世界也就不存在,感觉有点王阳明的心论)。贝克莱对“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这一观点心存怀疑。他利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提出疑问,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情。但我们并未感受到”物质“或”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真实存在,有的只是感觉。他认为,如果我们认定自己所感知到的事物之下有”实体“存在,那就是妄下定论。因为我们绝对没有任何经验可以支持这样的说法。因此他被认定为经验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论哲学家有唯物主义洛克、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和怀疑论休谟,所以经验论者并不是唯物主义的代名词,不要搞混了哦!),也为怀疑论打下基础。
大卫·休谟(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英国经验论、怀疑主义)休谟继承了洛克与贝克莱的认识论,其特点是把经验论贯彻到底,不给超出经验的知识留一点余地。休谟认识论最主要的是反驳了“因果关系”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而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而我们一切的普遍规律只是一种或然性(概率)或者惯性,并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因为我们无法对观念及逻辑关系直接观察到,我们只有经验是真实能感知的,经验所给予我们的东西,只是知觉,心灵中只有知觉,这是他的第一原理。由这个第一原理,他推出了四个结论:不存在一般观念,不存在因果关系,外部世界的存在不可知,自我的存在不可知。这四个结论如同四颗重磅炸弹,投向了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大厦。因果关系一向被当作知识可靠性的基石,现在被否定了。外部世界的存在和自我的存在是人生可靠性的基石,现在被判定为不可知。经验论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就成了彻底的怀疑论。
休谟之后的哲学家,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驳倒他的怀疑论,不过这很难,按照罗素的说法,至今还没有成功。或者转移阵地,开辟一条新路出来。在休谟之后,西方哲学分为三条路线。一是康德和黑格尔所代表的理性主义,试图重建形而上学。不过,罗素认为康德的哲学属于休谟前时代,用休谟的理论就能够驳倒。二是英国的逻辑实证主义,其听从了休谟的规劝,把哲学研究限制在逻辑和经验的范围内。三是非理性主义,也就是卢梭、叔本华、尼采的观念,不以合理性自居,是休谟的理论驳不倒的哲学家,而十九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的发展正是休谟把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都破坏了的必然后果(非理性主义主张超越理性主义传统,强调非理性活动对存在和认识的决定作用,要求将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作为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往往夸大理性的局限与缺陷,贬低乃至否定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断言存在本身具有非理性或非逻辑的性质;这一思潮系由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所开创,内中囊括了唯意志论、现在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多个不同的哲学体系或流派,也是现在哲学为什么不成系统这么多学派的原因)。
唯理论(法国、德国理性主义)
勒内·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1650年2月11日、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现在我们把时间线拉回来,笛卡尔是与经验论霍布斯同一时期的人物,西方哲学是经验论与唯理论两条线同时进行,现在我们开始讲唯理论。上面说过唯理论是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立于感官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这个源头就是笛卡尔。笛卡尔还是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是近代唯心论的开拓者,但笛卡尔最为世人熟知的是其作为数学家的成就。他于1637年发明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工具之一——坐标系,将几何和代数相结合,创立了解析几何学。在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二元论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它和一元论相对立,最早起源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以及理性主义者(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着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的)。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有三个要点,就是:怀疑一切,我思故我在,二元论。这三个要点环环相扣,有一种逻辑关系,我用通俗的语言来叙述一下,笛卡尔是怎样推理的。首先,怀疑一切是出发点,我对什么都怀疑,既怀疑一切知识的真理性,也怀疑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其次,当我怀疑一切的时候,我发现,我无法怀疑我在怀疑,亦即无法怀疑我在思考,所以,思想是我的本质,我思故我在;最后,思想是我的本质,而身体不是,所以身体和思想、物质和精神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二元论成立(灵肉二元论的起源)。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的第一原理。由于笛卡尔承认精神也是实体可以独立存在(灵魂不灭),那必有源头,那就是上帝。笛卡尔认为,我们都具有对完美实体的概念,由于我们不可能从不完美的实体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必定有一个完美实体(即上帝)的存在来让我们得到这个概念。即上帝是有限实体的创造者和终极的原因。笛卡尔后来发展到认为精神与肉体的最终起源也都归于上帝,上帝是最高实体,为后面的一元论提供了基础。这个论证毫无新意,只能说明笛卡尔受到了经院哲学家安瑟伦的本体论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而已,用我们现在人的思维很容易反驳掉。所以理性主义逐步发展到最后虽然保留“上帝”这个概念,但是只是作为中国“道”一样存在的概念或者自然规律,也可以理解为“理性神”存在。
PS:说到笛卡尔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家、哲学家帕斯卡,帕斯卡(帕斯卡尔)的父亲是笛卡尔的好友,所以很早就认识,我们现在物理上的压强单位就是以他命名。帕斯卡也是法国哲学家,也是从怀疑论出发,法国近代早期有三个哲学家怀疑主义者,但其间有显著的区别:蒙田安于怀疑,把它变成了一种人生智慧;笛卡尔从怀疑走向独断,仅仅把怀疑当作寻求确信的方法;帕斯卡的怀疑深人骨髓,为此深感不安,力求为人拉开距离,为知识寻求一个有限的空间。帕斯卡最主要的哲学思想受笛卡尔影响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他认为“人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帕斯卡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空间和永恒空间的完整体,而人通过理性具备认识宇宙的能力,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从个体的角度被看到的,肯定人的理性可以认识世界,因此人比其他事物都要伟大,其次,理性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人不可能认识到宇宙的万事万物,因此人又是渺小。因此,人只是一根“苇草”(渺小),但却能思考(伟大)。帕斯卡尔认为相信上帝的存在是一种赌注(帕斯卡赌注)。他说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相信上帝的人将获得无尽的幸福;如果不存在,也只是失去了有限的东西。反之,如果不相信上帝而上帝实际存在,将面临永恒的惩罚。这使人们反思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巴鲁赫·德·斯宾诺莎(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荷兰人,理性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是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完成者,他把笛卡尔的唯理论进一步彻底化、系统化了,往往被人们视为笛卡尔派,不同的是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上帝是自然的别名)。他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定义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斯宾诺莎还认为“上帝”是每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故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拥有完全自由的,而人虽可以试图去除外在的束缚,但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斯宾诺莎提出了因果决定论,认为世界不存在偶然,不存在自由意志(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也有其原因,反对宿命论,认为因果决定论是为了理解事物的因果必然性,人们所谓的偶然只是因为没有发现其原因),所有意志只是自我保存的欲望,欲望是基本的人性,人的一起情绪都是欲望派生的,也都是受外因与内因支配的,而有助于自我保存的就是善,不利于自我保存的就是恶。他认为道德善恶这些观念是由于目的论的成见所造成的,善恶实际上是人的主观评判,善恶只有好与坏之分,没有道德之分。他认为人的情感也是心灵受到外部因素刺激而产生,因此具有被动性,也叫被奴役。而怎么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摆脱奴役与被动,去做真正满足与自己本性的事情,那唯有理性,遵循于理性指导而生活。他认为幸福就在于爱永恒。只有“爱上帝”这个自然神,也就是爱永恒的大自然。才能破除生活的虚伪与变幻无常,掌握自己的情绪与自由。他认为人是自然(神)的一部分,只有心灵与行动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获得自由与满足,获得至高无上的幸福,一个人品尝这样的幸福,就会有常驻的欢欣的心情。而具体手段就是理性,他认为心灵的本质是理性,理性是永恒的,就是神或者自然在人的心灵的存在。而斯宾诺莎本人也是知行合一,就是这么做的,因此他的品行是世界公认的楷模,他的自然神思想也影响极大。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与笛卡尔、斯宾诺莎一起被称为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在数学上天赋很高,微积分与二进制都是他发明的,有个现象大家应该发现了没有,基本西方哲学家很少单纯的是哲学家,要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要么是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很少有单单研究哲学就成为一名大家,从古希腊哲学家都是自然学家或者数学家就能看出来,莱布尼茨被称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足见他的全才)。有必要提醒下:莱布尼茨是跟洛克同一时期的人物,所以大家别弄错了时间线。他很多哲学思想都有针对性反对洛克的,也就是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争论。比如洛克把心灵比喻成一张白纸,没有天赋的观念,而莱布尼茨把心灵比喻成有纹路的大理石,天赋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只是需要运用理性知识才能发现。(天赋观念的来源还是柏拉图,基本理性主义都逃不开这个思维范畴,就跟神学绕不开上帝一样,神学认为上帝是一切的来源)。笛卡尔认为有两个实体,即精神和物体,二者统一于最高实体上帝。斯宾诺莎认为只有一个实体,即神或者叫作自然。在莱布尼茨看来,这两种理论都不能解释世界的多样性及其统一性。他认为实体是无限多的,他找到了,称之为“单子”,而世界的统一性,前定的和谐。我们现在普遍认为物质无限可分,说不可分只是技术不够未认识到。其实莱布尼茨也是这么认为的,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并且运动性是基本属性,甚至因为物质的无限可分与运动性决定了空间与时间都是相对的,比当时牛顿认为的绝对的时间跟空间更超前。他对当时比较流行的伊壁鸠鲁主义的世界充满了原子与虚空提出了批判,提出了单子论,他认为单子不是物质的微粒,不能无限可分,不具备任何物质性质,没有物质的形状广延、体积、质量等等,那么,它究竟是什么?莱布尼茨说,因为单子不具有任何外部性质,所以,使每个单子区别于别的单子的,仅是其内在的性质和活动。这内在的性质和活动,就是它的各种知觉,以及它的各种欲望,或者就叫灵,通俗说就叫万物有灵,而物质只是单子的表象。单子都是一个自封圆满不可再分的单元(或者叫做精神实体/灵魂?),不同的单子组织在一起呈现出来的表象就是物质。而且每个单子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宇宙,而人类世界是“众多可能的世界之中最好的一个”。因此在莱布尼茨这里,精神与肉体就达到了统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也联系在一起了。怎么感觉像“一花一世界,一叶不菩提”的感觉?
PS:大家可以看出莱布尼茨虽然是一名十足的科学家,跟牛顿一样,莱布尼茨也逃不过一个魔咒,最后他也相信有上帝。不管从柏拉图理念世界、经院哲学、文化复兴后的理性主义都有一个神的存在,因为所有一切必须有个第一推动力与原始因。莱布尼茨也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单子之间是如何联系与相互协调和谐一致的,因此他设定了一个“前定的和谐”这个说法,就是单子之间天然有联系且能和谐统一,而能做到这个也只有上帝了。但是请注意这里的上帝不是信仰,而是一种猜测的第一推动力的存在,只是世界起源的一种解释或者说力量的起始因。后面的康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康德指出“永远不要冒险凭借思辨理性去超越经验的界限”,否则就会陷入独断论,只有“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留出地盘”,康德就这样完美的避开了上帝,这是不是呼应开头的哲学处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尴尬境界?其实后面的爱因斯坦也是如此,爱因斯坦提出“宗教和科学只是追求真理的不同方式,并不冲突”,科学实在无法解释只能另寻他路。但是现代随着科技进步,宗教信仰的崩塌,西方人慢慢陷入了无信仰时段,为了对抗人生的思想虚无(虚无主义),才有了现在从叔本华、尼采等抛弃形而上学,关注人本身的意志论及后面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类思想。
自然神论(法国)
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法国自然神论最著名的就是卢梭,卢梭是与休谟同一时代的人,其实卢梭没发表过任何哲学著作,严格意义上都不算哲学家,但是西方哲学史确绕不开他,是因为他的思想,从教育学、政治学和文学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方向,最终引导了以后的哲学家开辟出对人性与自由的新路子。因为西方哲学到了莱布尼茨这理性主义已经走到了理性独断论的地步(理性独断论者常主张存在一些先天的、绝对的知识或原则,这些知识不依赖经验,而是通过理性演绎就能得到),而休谟推翻了哲学的根基让经验论甚至理性主义都无路可走,因此卢梭的人文思想给了当时一个新出路,深深的影响了后面的康德,与其说休谟打断了康德从莱布尼茨继承来的理性主义独断论很重要,不如说卢梭给康德的心灵道德法则更加重要。现在说说卢梭的思想,体现在四本他的代表作:《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和《新爱洛绮丝》。
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目的是人的自由和平等。他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高度概括了他的思想。卢梭之前的近代哲学家大多相信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有一个自然状态,并把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的过渡当作历史的进步。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也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并把自然状态作为社会政治学说的出发点。自然人有两种天然的情感——自爱心和怜悯心。自爱心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怜悯心使人本能地不加害于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人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人独化,相忘于江湖。自然状态既赋予人以自由,也包含着丧失自由的原因。人在生理上是不平等的,这是“由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和心灵的性质的不同”等自然原因造成的。每个自然人充分发挥自己不同的自然能力,在技巧、知识、声誉、分配等方面产生了事实上的不平等,不平等的结果导致最后到达自然状态的终点——私有制的产生。在自然状态中,人类在为自己的生存而与自然作斗争中和睦相处,并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良好纯朴的德性。而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这些原始的德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而私有制却使人的心灵变坏,都想获得更多资源而不得不掠夺别人的资源。卢梭把文明的进步称做人类“最大的不幸”,因为人类所有的进步,不断地使人类与其原始状态背道而驰。
《论人类不平等》的主题是探讨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则提出了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前者的终点是后者的起点:专制被暴力推翻后,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所产生的结果既不是霍布斯所说的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专政政体(利维坦),也不是洛克所说的只有有限权力的政府,而是集强制的权力和自由的权力于一身的“公意”。所谓公意,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它是“每一个成员作为整体的不可分的一部分”。“公意”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表现为法律。也就是所有公民将一部分权利转移给国家,国家依照公民签订的契约(法律)保护所有公民,处罚侵犯他人自由权利的一种保护措施。其实现在法律就是依据此产生,所以现在常说法律是人民的法律而不是国家的法律,而国家权利法律机构知法犯法是最严重的一种破坏。法律是人民最朴实的愿望是道德的最低要求,因此维护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要求,从最底层的逻辑上讲,法与情是相融的、共存的。
自然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也就是根据人类生长发展的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让孩子根据自然天性发展,再加以引导,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卢梭在《爱弥儿》里把提到自然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改变儿童的看法。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待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孩子当做缩小的成人,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而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卢梭对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里面,在这本小说里卢梭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风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爱情。卢梭这种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德国古典哲学
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可以说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前面已经说了莱布尼茨理性主义独断论与休谟的经验论,哲学这两派系已经完全对立,打的头破血流不可开交时,而康德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将经验论与唯理论两派思想进行了整合,构建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新体系,使西方哲学发展到了顶峰,被称为“哲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PS: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当人们把地球当做静止的时候,计算出来的历法总是不太准确,为此哥白尼要求让地球运动起来,而把太阳置于中心。同样,在哲学方面,康德认为当人们把事物视为静止的时候,认识的成果总是不够全面,所以康德要求让事物动起来,而把认识的主体(理性)置于中心。理性这个“太阳”在圆心里照耀着所有围绕它旋转的事物,这样我们就发现:事物总是有能够被理性照耀(认识)到的一面和照不到(认识不到)的另一面。那个能够被照耀到的一面,康德称之为“现象界”,不能被照耀的到另一面则是“物自体”——这样,推论出来的结果就很明显:认识是存在界限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界”而无法触及“物自体”。“上帝”作为最高存在物(比如精神、灵魂、世界本身),也属于遥远的“物自体”,我们迄今为止对“上帝”的各种认识以及存在证明都仅仅是围绕“现象界”来展开,都是一种虚幻——真正的“上帝”是理性无法认识到的,那就给信仰腾出空间吧。这样,那些基于理性的自然神论、理性主义二元论的头颅就被斩掉了,但是导致了一种物自体与现象分割的新二元论的思想。为什么康德用“哲学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个词,因为康德年轻时候是物理学家,提出了星云假设,后来才转而称为哲学家。
康德是怎么做到融合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呢?首先近代哲学其实就是一种认识论,主体与客体的分析讨论,经验论认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桥梁在于感觉,唯理论认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桥梁是思想、概念。当这两种思维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出现休谟这种完全肯定经验而否定人类思维理性能力的怀疑论,以及莱布尼茨企图用理性能力来概括一切的独断论。康德主张“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他一方面赞同经验论的观点,即世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经验知识,离开经验世人没有任何知识;另一方面,也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概念或者观念),这意味着知识不仅要基于经验,还要有先天的观念和结构来组织和理解这些经验,而这个就是先天综合判断,人与生俱来具备的一种理性判断能力,后天学习而来的对经验的后天判断只能说归纳,不具备普遍必然性,因此不能称为知识,只有经过先天综合判断的经验,才能称为知识,具备普遍必然性。康德认为人的认识活动的主体本身具有一套固定的认识形式,这些形式在经验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使得我们的知识具有先天性和普遍必然性。经验提供了知识的客观材料,而主体(人)则负责将这些材料加工和整理,使得知识在内容上是经验的,在形式上是先天的,至此经验与理性完美结合,都变成了认识论的一部分,西方近代哲学发展到康德这,本来可以撒花结束了,但是康德留了一个物自体与现象都分割单独存在的新二元论,后面的哲学家基本都继承了康德的思想,唯独对物自体与现象二元论进行了批判及发展。先是费希特,康德认为“现象”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物自体”则是事物的本身;费希特则说“现象”就是我们自己(自我),而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自体”(非我)。“物自体”是“现象”内部构造、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什么事物、也没有世界,一切都是“自我”的设定——康德的二元论发展成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再后来谢林反驳费希特提出:说“自我”与“一切”都是本源,并无先后。不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因为世界就是“上帝”本身,世界与“上帝”是同一的,并无派生关系,这又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后面黑格尔对谢林的“同一哲学”又进一步发展,在黑格尔那里最终发展成了“世界=绝对(上帝)精神”,黑格尔后面我们再单独讲。
现在我们来聊聊康德的思想,而他的思想最主要体现我们耳熟能详的的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琛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来诠释。而要了解康德哲学那就是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说实话我看不懂,太深奥了,简单说《纯粹理性批判》是讲它的哲学体系的,《判断力批判》是讲美学的,而《实践理性批判》则是讲他的道德哲学的。如果想看建议看邓晓芒的译本及导论吧,因为我只简单看过这个还是能看懂康德的核心思想的。其实康德自始至终要弄明白的目标,就是“理性的终极作用”究竟是什么。因此《纯粹理性批判》是说明白了认识与理性的能力与范畴,但是认识是理性的作用之一,显然,人的一切知识都离不开理性,但想必也不会有人将理性的终极目标定为认识,当然,这中间理性还有一种对无限、对未知的追求,这些也是引导人不断求知创新的动力。因此《实践理性批判》明确了认识的用途,认识是给实践铺路的,一种理论如果不能把认识过渡到实践,那么就会是一种残缺的,甚至是“无用”的学问,那哲学也就是无用的。在康德的观念中,理性的终极作用应该是引导人们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康德认为,人都是在追求幸福的,而道德是在幸福至上的一种更加高级的境界,幸福并不见得是道德,但通过道德可以希望幸福或确切的获得幸福,因此人需遵守“道德准则”而活,才是康德哲学的现实意义,他直接将哲学形而上应用到所有人的生活实践中,使所有人有获得知识与幸福的能力,这才是最大的贡献,真的伟大。同时康德告诫大家,理性在认识世界时的辩证性和局限性,人类要在理性的范围内认识世界,对于超越经验的不要探索,否则会陷入危险的境界而且永无答案。康德基于此提出了“二律背反”原则,康德认为,人类理性在试图超越经验界限去认识物体时,往往会误将宇宙的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会产生二律背反(二律背反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逻辑论证都成立,但是却结果确相互矛盾的现象,而且无法被证实,主要有四组命题:1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有限还是无限的,2物质结构是否可以无限再分,3世界是否存在自有意志,4.世界有无始因。这四组命题到目前还无标准答案,说明了康德给人类认识能力划定的范围的高瞻性)。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是康德、费希特、谢林的继承与发展,针对于康德“物自体”与“现象”的关系,费希特、谢林都提出了自己的批判与发展,黑格尔继承了谢林关于最高本原是主体和客体的绝对统一性的客观唯心主义原则,剔除其非理性成分和加以辩证改造之后提出“绝对精神”。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指作为宇宙万物共同本质和基础的精神实体,是万物最初的原因与内在的本质,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
黑格尔心中有一个“世界之神”(绝对精神),它创造了这世界上一切东西。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从它那里产(主观的精神包括个人意识、宗教、艺术、哲学等形态,客观的物质包括社会、国家、世界历史等现象)生,最后又都返回到它那里去。但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个“世界之神”,并不是像基督教中的上帝那样的存在物。他把“神”理解为一种“精神”。在黑格尔看来,精神具有一种神性,它是神在世间最高贵的体现。当神在人类精神中完全展现自己的时候,必定是以一种精神的形式出现。如果神是精神,而世界又是神的产物,那么很显然,世界也就是精神的产物。但是这个“精神”,又不能等同于哪一个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独立于我们所有人的,甚至独立于所有事物的。它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存在着的一种精神性的本原。这就是“绝对精神”。(PS黑格尔的名言“存在即合理”:宇宙的本原是绝对精神(理性),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的)
所有在我们面前展现的事物,不仅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也包括山川河流、动物植物,人类社会……都是绝对精神自己展开、自己实现的结果。也许有人说,这些东西明明是物质的嘛。但黑格尔指出:你看到的只是现象,你得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本质上都是精神的,这些现象都是精神的现象。那么,绝对精神是怎样把世界万物都实现出来的呢?这就需要精神通过“正——反——合”的辩证法运动,从而分阶段地把种种事物实现出来。一开始,绝对精神是在纯粹的“概念”世界里面运动(正);然后从概念中把自己外化出来,形成了有具体物质内容的自然界(反);经过了一番折腾后,精神扬弃了自然界,结合了前两个阶段,重新回到精神的表现形式中(合)。也许我们不妨这样理解,绝对精神是宇宙中一股神秘的精神力量,它按照正——反——合的规律不断地变迁,不断地生长,不断地演绎出万事万物。所以,从世界观上来看,它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但是绝对精神的运动形式——辩证法,却在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了世界上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和矛盾本质。而这一点,深深影响了马克思。至此上帝变成了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神秘的神启,西方近代史到达了顶峰,关于世界的起源,以及推动世界的力量,黑格尔给了最终给了明确的答案。现在我们发现,关于哲学与宗教的分歧,最主要的是有没有“上帝”?“上帝”的本质是什么?宗教神学把“上帝”放到了世界的彼岸去,“上帝”只能信仰,而康德已经证明这个“彼岸”是理性不能认识得到的。为此,谢林与黑格尔又将“上帝”迎回世界中来,用理性去论证和溶解上帝,使上帝世俗化、现实化以及人格化,因此宗教神秘信仰就崩塌了。从黑格尔开始“上帝”在哲学思想方面彻底不再有神秘,成了绝对精神、世界力量、自然规律或者说中国“道”一样的存在。直到尼采发现了这个西方人开始信仰缺失这个现象后,才第一肯定的提出了“上帝死了”,同时由于科技发展,很多自然现象已经用科学证明,因此靠神启与信仰的在哲学与科学的双面夹击下,上帝终于被无情打死了,“宗教信仰”从此彻底崩塌,从此西方近代哲学结束进入了以讨论人和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现代哲学。
亚瑟·叔本华(1788年—1860年,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叔本华算是西方近代哲学与现代哲学过渡的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叔本华是与黑格尔同一时代的人,他大赞康德的思想,对当时盛行的费希特、谢林与黑格尔思想充满嘲讽,认为他三人建立更为庞杂繁琐的哲学体系完全是在玩弄概念、故弄玄虚,亵渎了康德的伟大思想,因此他自己走出了另一条道路)。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而叔本华的意志(生命意志)具体表现就是生存和繁衍的欲望,是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盲目冲突,是推动宇宙和生命进程的根本力量,意志不仅仅是人类心灵中的活动,二是贯穿于所有生命形式中的原始力量。这是实实在在能看得见能理解的,这跟康德的物自体无法认识不同。叔本华认为人类的行为和欲望都是意志的表现,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一旦完全满足生命生产就停止了)。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而人某一欲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满足后的无聊,继续产生新的欲望,新的欲望未得到满足就会痛苦,而新欲望一旦满足就再次会无聊,周而复始,因此叔本华有句名言“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因此他认为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而怎么摆脱这种无聊与痛苦呢?叔本华时代基督教的上帝已经塌陷了,叔本华转而对对佛教和印度教有兴趣。他受印度佛教的影响(佛教“苦、集、灭、道”四真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召集苦的原因,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境界的正道)。因此他认为通过自我否定和禁欲主义,人们可以减少痛苦,达到一种解脱的状态,他强调通过抑制欲望和追求无欲无求的生活,可以摆脱意志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就是他为人类找到的生存之道(也可以通过艺术等形式暂时忘记了这个欲望)。同时这种对人性欲望与意志的思想对以后的心理学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的心理学。
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因果决定论者。他认为表象间受到因果律的影响(我觉得是受斯宾诺莎的因果决定论影响,斯宾诺莎明确说过所有意志只是自我保存的欲望,欲望是基本的人性,人的一起情绪都是欲望派生的,也都是受外因与内因支配的。同时又契合了叔本华喜欢的佛教的“因果”,前世的因造今世的果,今世的业又在下世报,人生极苦,所以每一世都需要修行),而表象和意志间没有直接联系。意志通过某种超因果律的却又基于因果律的法则和表象世界发生关系。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严格的必然性而发生,人们所感觉到的自由意志仍是处于表象世界的活动,而人们所观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意志”这一神秘的力量的控制。这种观点被归纳为这样一句话:人们可以做人们想做的,但不能想人们所想的,这个宿命论观念后面被尼采无情击碎。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尼采是叔本华唯意志主义哲学的继承人,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对尼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强调意志是宇宙的本质,认为意志是产生万物的根源,同时也是痛苦和罪恶的根源。他主张通过弃绝生命意志来达到幸福和解脱。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但抛弃了其消极悲观的成分,提出了“权力意志论”(也有翻译为强力意志,其实是不同概念,强力意志是个人生命力量的表现,权力意志侧重支配生命力量的意志),权力意志说的核心是肯定生命,肯定人对生命的支配力,有着很强的乐观性。权力意志不是世俗的权势,它是一种本能的,自发的,非理性的力量。它决定生命的本质,决定着人生的意义。尼采比较了权力意志和理性的不同特性,理性的特性是: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权力意志的特性是:激情,欲望,狂放,活跃,争斗(因此权力意志也是非理性主义,代表着现代哲学的真正开始,以前的哲学都是对理性或认知能力的讨论,现在尼采彻底抛弃这个,改成对人本身意志的探索)。尼采认为人生虽然短暂,只要具有权力意志,成为精神上的强者,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他敏感的指出虚无主义的存在及预计300百年都继续存在,他认为由于宗教信仰的崩塌,科技发展使人类认识到人类的渺小,理性的局限,再加上资本主义利己价值观的盛行等。人们普遍认为世界和人类的存在没有固有的意义、价值或目的,一切发生事件都是毫无意义和徒劳的,否定了道德、宗教和社会准则的绝对性,这就是虚无主义。尼采以“上帝死了”作为虚无主义来临的象征,这也成为后来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人的哲学起点,尼采的哲学就是为了对抗虚无主义,他认为人们也能借着价值重估重建新价值,以获得生存下去的理由(尼采特别强调大地的原始力量)。因此尼采提出他的超人哲学,关于建构理想人生的哲学,超人哲学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思考,重新定位人生,超人哲学的核心就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作为最高的价值尺度,一方面肯定了人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为人世间的不平等作了辩护。在尼采看来,人类与自然的生命一样,都有强弱之分,强者总是少数,弱者是多数,所以尼采是不认同人人平等的说法(而当时社会的现象是人人不平等,或者说一直人类社会现状一直是这样)。历史与文化是少数强者创造的,他们理所当然地统治弱者,所以尼采也否认人人都有自由意志的。尼采推翻了神的等级制度,肯定了人的等级制度,因为只有这样人才会向超人努力进化成为一个超人,超人就是最高的道德理想人格,因此他也反对一般的道德标准,认为超人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是真理与道德的化身,也就是道德标准解释权。其实他这些思想是基于当时的背景,当时传统价值体系逐渐崩溃,人们面临着精神空虚和道德迷茫的困境。他要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以挽救人类道德的堕落,对抗虚无主义,就必须呼唤出一种“超人”来挽救人类自身可悲的退化,从而为人类的进步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