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较之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确起到了普及文化的作用。
作为教育家,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学习上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闻阙疑”(意思是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不耻下问”的踏实态度。
提倡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哥哥在场时,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他的弟子公西华感到迷惑,问孔子为何回答不同,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孔子说:“冉求总退缩,所以鼓励冉求;仲由好勇过人,所以约束仲由。
三《论语》的特色
《论语》为语录体散文,主要记言,虽然大都篇幅不长,但也有一定的文学性
1、《论语》在描写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时,往往体现孔子的声容笑貌,具有形象性。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翻译):孔子来到子游作县长的武城,远远就听到了城中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一只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曾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叫做‘君子学习得道,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得道,也就容易听使唤。”孔子听罢对旁边的学生们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罢了。”
感觉孔子比较乐观、开朗。
孔子的语言多用比喻,独有文采,具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识。
《论语·子罕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的语言简洁流畅,词约意丰,富有感情色彩。所用皆为常用文言词语,但温文尔雅,含蓄有致,反映出孔子庄严和易、循循善诱的风格。所记多为师生间平日讨论的言论,语气、词调力求逼真,而文法严谨,绝无枝蔓,因而成为后世学习文言文的典范。
四、《墨子》
《墨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
是墨子及墨家学派言论的总汇。其中大部分是墨子讲学由弟子记录整理而成,也有一部分是墨子后学的著作。
据说,墨家是最神秘的一个组织。来无影去无踪,学说却是战国时期的一种显学。从汉代以后逐渐衰落。
墨子其人:墨子,墨翟,(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
初学儒者之也,受孔子之术,后觉儒家礼过于烦扰,厚葬耗费财物,致使百姓贫困,而守丧的时间太长,既伤身体,又妨碍生计。弃儒学,自创墨家学派。代表了小生产者“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百工之人的利益。
墨子思想概括为“十论”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政治思想)节用、节葬、非乐(经济思想)天志、明鬼、非命(哲学思想)。
墨子崇尚贤者,有能力的人。崇尚和平,不要打仗。主张用兼相爱反对儒家的爱有差异,节约节用,用交相利反对儒家的罕言利,用非命论反对儒家的天命论,用事鬼神反对儒家的不事鬼神,用节葬反对儒家的厚葬,用非乐反对儒家的礼乐。墨子的非命、非乐旨在强调人力的作用,不同意儒家的亲亲主张,提倡尚贤,即选拔贤人来治国。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爱互利,因此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以缓和冲突。由兼爱发展的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利。以极端平等之思想催迫周秦之贵族政治。
中心思想:
1、兼爱:要使人不亏人以自利,就必须兼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2、非攻:不能因为自己强大而攻人之国,认为“强凌弱,众暴寡”是一种亏人以自利的最大的不义行为。
五、《墨子》的艺术特色
十分重视论辩的逻辑性。造机器,重逻辑,重视艺术的逻辑性。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人家的果园和菜圃,偷窃那人的桃子、李子,大家听说后就会谴责他,上边执政的人抓获后就要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损人利己,于盗窃人家的鸡犬、牲猪,他的不义又超过了进入人家果园、菜圃偷窃桃李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损人越多。如果他损人越多,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过也就加重了。至于进入人家的牛栏马厩盗取人家牛马的,他的不仁不义又超过盗窃人家鸡犬牲猪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损人更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更突出,罪过也就更重了。
由具体事例,循序渐进,一层一层逐步推论,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标志诸子散文已由语录体开始向论说文转化,并为论说文的发展奠定了逻辑推理的基础。
重论证依据,提出“三表”原则。
有本之者,(指古代文献)有原之者,(百姓见闻)有用之者(指政治实践的效验)。
3、不重辞采和修饰,形成了质朴无华的文章风格,善用比喻和事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