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很多时候也会受社会原因影响,主要在这三个方面:
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祖先遗传下来的。
心理决定论:强调一个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人的本性。
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拿出这些决定论来说事,一会说我就是这样,我父母也这样;一会说我从小就受这个影响,现在也会;还有些说要不是因为谁,我早就可以做好的。其实这些都是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因素,期望可以好好思考下。
在自我意识层面,同样也有三个方面:
“想象力”,即超越当前现实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的能力;
“良知”,即明辨是非,坚持行为原则,判断思想、言行正确与否的能力;
“独立意志”,即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而自行其是的能力。
同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会借助这三个方面去判断一个事情,不管是用哪种,其实很多都是基于自我的意识,并不是真实情况等。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只是大部分情况很多人都不愿意多做一些,都想等着坐享其成,等待被安排,我们在职场需要推销自己,展示自己,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凡是需要走在这个问题的前面,多角度思考。
如果当下的你处于被动状态,现在的状态需要转化为主动,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短时间看不出,但长时间就会有天壤之别。采取主动是实现人生产能与产出平衡的必要条件。
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所以自己当下在做什么,自己最清楚,最主要还得积极去做。
我们很多时候会只关注我们视线和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不会主动去往这个范围外去思考。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不论是能直接控制的、间接控制的还是无法控制的问题,解决的第一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在职场需要扩大影响圈的话,那么在领导交代你的事情的时候,不仅仅只是把事情做好,还需要站在上司的角度考虑需求,以及带着同理心理解上司潜在的忧虑;不只是汇报工作,还会分析并且提出建议,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关注你,你也能被更多人看到。
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噩运的降临。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影响圈的核心就是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的能力。承诺也是成长的精髓,在成长的道路这是不可或缺的。做出承诺与信守诺言正是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当下的你如果还不够积极主动,不妨给自己30天时间去做个训练。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而不是吹毛求疵;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上述这几点值得在职场的我们去思考。
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或文过饰非,犯了错误,就要诚心悔悟并从中吸取教训,致力于影响圈内的事情,从自我做起。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这样的做法式不可取的。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我们的态度对我们做事做人都有很多的影响的。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同时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