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也逐渐丧失了读文学的兴趣。闲暇时,更多的是玩电脑玩手机,即便读一些书报,也多是读《知音》《特别文摘》,我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读过纯文学刊物了。…”
读书日,我应该算是读了的?
读了,但是没有思考,那只能是白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命悬一线》差不多都是花了两三个月才读完,读完,也就是读完了,跟流水账似的。
纯文学的读,跟读手机视频里推荐的文学知识等等杂物,到底哪个值得取舍呐?
说实话,额尔古纳河河畔这个民族里的人物,如果变成影像,或许更容易让我分辨出她们的性格命运,时代背景倒是读懂一点点,是一直到书的后半段,就像刷剧刷到结尾才明白前面交待的啥。
命悬一线故事呐,“急诊室故事、心外科故事”,剧可能更有冲击力,尽管读得人泪水涟涟。不过好在,作者时时有思考,也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益处。
有思考,读书大概才有一点点价值。
小董老师的采访,说读书如果用功利主义来评判,那,你不会觉得它带来多少价值,至于读书改变命运,这话倒像是真理,只是相信的人越来越少了。
于是读书这个过程,是能一点点一点点证明那个真理的,通过许多许多个案。
真理映到自己身上,好像又变成祥老师这个“30岁成为大作家”的戏剧化细谈。但是能说7080一代,不是读书改变的命运吗?教科书也是书,拿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凭,那也是命运改变的一步,只是步子有大有小而已。
三八那天感慨过,用现在这个年纪的思维来思考,读书、运动,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必读书单、这样运动才对”之类的所谓结论,已经在内心慢慢否定。
专注于自己,对自己提要求,而不是要什么所谓结果价值“把自己变成书一样的成功,让别人去模拟、指导别人…”,这都是可笑的。
榜样可以有,学习思路可以相似,国民女婿这样的,当然多多益善,因为他们跟好书一样,成为了一种精神引领。
适合自己的节奏的读书、运动,应该才是最好的吧。
读书日可读书,日日亦可读书。
思考,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