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基层长篇纪实小说] ( 续篇94)
水竹凹
作者:蒋春木
94、多歧路,今安在?
水竹又回到了江东市,住在了望月咖啡馆。
他有近两年没有回来了,进了房间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霉湿气味。
他赶紧推开门窗,打开换气扇,又将衣被全部抱出去凉晒。然后,他又细心的清洗、整理起来。
这间房子还是那一年出租时,单独留下来的。后来,水竹又把阳台改造成了一个厨房。
房间面积大约有20多平方。里面还有一个带淋浴和汗蒸的卫生间,相当于一个单人公寓。
但是,它却是个独立的空间。是水竹回江东市区的“窝”。里面有水竹专用的电脑、打印机。
水竹从鸡场回来后,一直呆在这间房子里。只有到了晚上,他才会出来在小区里散散步。
望月咖啡馆位于江东花园的中心。咖啡馆后面就是E区。小区内如同一个花园。浓荫蔽日,小桥流水。
每天晚上,水竹流连在小区内,延着花园里的那条小溪,绕来绕去,往返循复。
或是坐在小溪边的鹅卵石上,痴痴的不知所然。
江东花园共有六个小区,从A区到F区。这里住着的都是小康以上的市民。
水竹时常望着这林林高耸的楼房,看着影影寂静的花园,不由的怅然若失,思绪万千。
数年前,望月咖啡馆开业的时候,咖啡馆成了江东花园的“门脸”,成了花园的“招牌”。
水竹也成了这个江东花园神秘而又富裕的人物。十年之后,他竟然成了江东花园的“笑柄”。
谁也不会想到,那个“望月”大老板,那个江东市的风云人物,如今却黯然的躲在这个小区里。
而且,他也只能在夜晚,悄悄的独自一人,在小区里,在夜色中徘徊、游荡,像个孤魂野鬼一般。
望月咖啡馆和望月足浴城的霓虹灯依然闪烁着。
水竹每每凝视着那五彩的光芒,心如刀绞般的疼痛。自从转让转租之后,两个会所的生意日渐趋好。
尤其是望月足浴城,生意却出现了异常的火热。很多的老技师依然在那里,或许舒云也在。
自从转让给余立本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进去过。因为,他知道这些都与自己无关了。
那一年春节,他轻率的放弃了这两个会所。以至于之后举步为艰、痛悔莫及。
一步走错,步步错。一足失成千古恨。
他现在每次回来,最怕看到的就是这两个会所。那里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留下了他太多的遗恨。
他懊悔自己的草率,痛悔自己的莽撞。
如果当初坚守住这两个会所,何至于走到如今这般地步,何至于现在连生活都无法自保。
但这一切都已既成事实、木已成舟了。
人啊,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是要冷静,越是在落难的时候,越是要清醒。
不要轻易的丢失自己熟悉的领域,更不要轻率的放弃自己尚在拼搏的事业。
这些领域、这些事业是你奋斗多年的结晶,是你轻车熟路的行当。是你的根,是你的命。
一旦失去了,你将不再拥有,你将再难复生。
当你年已不惑,或是知命之年,或已花甲之岁,你还想再去跨行业、跨区域,想像着和年轻人一样,再去闯一番天地,创一番伟业,几乎是白日做梦了。
古人云“年难留,时易损。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隔行如隔山,岁月不饶人啊。
水竹回到江东市,只能住在望月咖啡馆。但是,一看到这两个会所,他就感到痛悔不已。
他已经六十岁了,经历这几年的漂泊、流浪,他才深知创业的艰辛,打工的酸楚。
那段时间,他在心里无数遍的呤唱着那首《从头再来》。象是在自言自语,又象是在激励自己。
可是,真正的“从头再来”,是何等的艰难啊。
他又默默的哼了起来“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
失去的,已然成为过去。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啊。
更何况还有“那些期待眼神……”,还有那些“挚爱的亲人……”。
他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哥哥和妹妹,想起了周小玲,想起了章雨那期待的眼神和诺言……。
他无数次拷问自己“咋办?咋办?……我该到底怎么办?……” 。
几年下来了,高不成,低不就,自己一事无成。
现在,竟然要靠周小玲来养活,要靠姐姐、哥哥和妹妹救济才能生活、生存。
“难道我真的走投无路了吗?难道我这一生就这样完了吗?”他在心里反复的问着。
如果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什么意义呢?
他低呤着“心若在,梦就在……”。
他又反复的询问着自己“如今,我的心在哪里,我的梦又在哪里?”。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他感到困惑而又迷惘,悔恨而又懊恼。
水竹的心里再一次陷入痛苦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