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的第一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也是我今年梦想版的第一个月,十二分之一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检视一下计划执行程度如何?
这次检视也是我有生的第一次,以前都没这样做过,周检视也都没做过。
检视结果:对照我的梦想版计划,完成了80%,其中有每日打卡,晨间日记,早锻炼,每日三件事全部完成,一日不拉,七天写一篇也是必须的。但有超过20%的计划没有完成,其中一次没做的是清晨冥想15分钟,另外英语流利说遇到了瓶颈,没有继续下去,每周两次的五公里跑步也没有完成,得到的每日留言没有完成,每天半小时看书也不能保证。
通过检视发现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安排的太松散,紧密度和颗粒度都太大,效率很低,弹性和任意度太高了。还有缺乏自我考核、自我惩罚的机制,也没有奖励机制。
这次检视让我感到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发现执行计划的问题,那么如何督促自我完成制定的计划呢?
是不是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是做清单,每日清单,每周清单,每月清单,利用清单管理自己,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上周六的30班战友Monica在千聊上的分享"清单管理-让一切高效"很受用,我也准备开始启用这个方法,并不断找到适合自己的清单方式。
二是做检视,按照GTD4.0的要求,做好周检视,月检视,季度检视等等。
三是参加小组的群里活动,公开自己的完成进度,公布未完成的项目和原因。
四是经过一段时间运行,适度调整计划和目标,包括项目的取舍和量的大小。
我一直在思考,我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人需要不需要不断给自己定目标,高标准要求自己,生活和工作像程序一样运行?我自己的榜样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到了人生一半的年纪,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思考清楚,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一直在舒适、低效率、慢状态与刻意、计划、高效、忙碌之间摇摆,犹豫,在当下与未来之间选择,在短期与长远之间煎熬…
前天在樊登读书会上看人生效率手册的作者张萌博士与樊登的对话,张萌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学霸,从来就是第一名,即使不是,也会在短时间内变成第一名。她从小受到家庭影响,特别是企业家妈妈的熏陶,时刻要求自己,一点也不随意,不放松。有严格的时间管理和人生目标,制定巨大的工作量的计划与任务,成绩非凡,令人瞩目。她是一个榜样,是职业女性的楷模,但是不是我向往成为的人,有点担心。张萌说她有四个微信号,分别代表四个不同角色和身份,甚至是状态的自己,而且还把四个自己建了一个群,四个自己经常在群里聊天。我的天,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么玩的,像樊登问的,这不很变态吗?张说不会的,有时聊的还很嗨呢,她在体会不同角色,不同心情、情绪下的自己,我能体会。但我可能更倾向樊登那样的人生,有方向,有做法,也有计划,但不会把所有的时间都规划好,我会留出很多空白,用来应付突发事件和随意的时间,张萌的人生效率手册,这是年轻人或者学生的节律,可能不适合中年人,但我们的不放弃进步,学习,改变,调整,删除与她是相同的。
世界是不是可预测的?是上帝创造的还是自然演化的?人生是连续还是非连续的?事物的发展是线性的还是指数的?世界是原子的还是比特的?是牛顿的还是麦克斯韦的?我常常被这些烧脑的问题困扰,我知道它们都是对的,都是存在,不同的结论是看你在什么维度上,在什么时间空间里思考问题看问题。这些认知上的精进会是一辈子的,永远无法全部解决。我很乐意。我是不是也要安装四个微信号呢?
眼前重要的是把下个月的计划完成的比这个月好,才是首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