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打开手机,看到图妈的读书直播《全脑教养法》~帮助整合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信息,马上点进去。听完直播后,受益匪浅,乘着新鲜,脑子里还有印象,我整理了以下知识内容。
❤️允许先暂停,以对方节奏为主,强调事情结局。
❤️【蹦极想法】其中说到挑战蹦极,哇塞,记得十几年前,和好朋友燕一起去温州乐园,她比我小一岁,说要去挑战蹦极,真去了,就在温州乐园里,湖面上空,大概50米左右的高度,跳下。
我当时不敢跳,害怕,直接看着她跳。一直不敢跳哈哈。
不过,去年和前年,山在看蹦极视频时,我有过去试一试的想法,还说着哪天我们一起去跳情侣蹦极,两人绑在一起,抱在一起,高空落下。山也觉得很有趣,可以考虑哈哈。
❤️回忆过程,训练记忆力,如实回忆过程,生活中,有意识观察留意当时的细节,真的是这样,对下次用心生活有相辅相成的运用。而且会非常关注,所有焦点都在自己身上,更容易看见事情真相。
❤️以第三者角度来看待事物。
当我们站在外在的角度看待时,会发现很多点。
❤️【日志】
如实记录发生的事~当时说的话,各种细节。
写日记,学会了更加冷静,更加如实的看待事情,而且也会更加的相信其实对方的情绪和我们的情绪在当时互动过程中都是互相影响的,如果能好好说或能平静些的话,对方可能就不是那个样子。
写日志真的是件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情。
❤️【猜谜游戏】
猜谜游戏的方式,比如:
告诉我两件今天发生的事,
再说件没有发生的事,
来猜猜哪件是真的,那件是假的。
还可以讲故事。
按孩子年龄特点区分,能够快速的引起孩子的兴趣的话题,了解孩子特性。
小孩子喜欢讲一些动物、怪物、搞笑的事情,讲的故事跟这些有关,就容易引起兴趣。
❤️对话都要基于当下那两个人。
一两件学校中的事情,
这游戏不仅能够让你打开孩子的生活,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养成回顾和思考当天事件的习惯,温故而知新,所有的学习都要回顾。
❤️【复盘】回顾是一种复盘,刻意练习
❤️【自我怀疑时】
自我怀疑时候,就会对比,看见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是基于那些标准,继续看见,原来我的自我否定是站在了金钱上,工作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自问几个问题:】
真的是可以衡量我这个人有用没用好不好,有没有价值的标准吗?
这时要给自己打个问号去质疑自己的信念是真的吗?
这标准是真理吗?
理智看待和分析,原来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是因为我的标准,站在了钱多钱少,工作的职位高低这些角度去看,都是很差的,自我怀疑了。
这些标准的背后就是信念,认为有钱是成功的标志。
❤️愤怒背后的信念,拿出来,读一读,是真理吗?
❤️【描述过程】
单独拿出来回忆描述:
你在哪里?
在什么时候?
有谁,
当时正在做什么?
说了些什么,
他这样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他这样对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你回应他时,你和他又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当时心还想到了什么?
希望将来会怎么样呢?
所有的一切都是没有对错的,如实的把这件事的细节回忆描述出来,这过程对情商和记忆力都有帮助,对跟人的互动都有帮助。
焦点在细节、事实、感觉呀、想法、认知,思维当中也都是这些东西。
帮助孩子如何与他人共度一天,
如何帮助他人,
❤️【观照片记忆】
看从前的照片或视频,当下还没有想到的事情,通过看照片,图片。
看到这张图时,你想到了什么?
把头脑当中想到的事情,画面,杂念,都讲出来,帮助回忆,更深入。
❤️【制作纪念册】
把寄回家的信件、纪念品和拍的照片收集起来,一起制作本回忆纪念册,可以在页面空白处来写故事或笔记,
记忆的细节在数月数年后会渐渐消失,纪念册呢可起到提示作用,分享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的机会。
回忆过去发生的重要事件,会帮助孩子更好理解现在发生的一切。
❤️【痛苦不开心的事】
如果感觉不开心,现在思维跟当时发生这件事时的思维也是一样的,重新把过去的事情拿出来,以新的思维去如实回忆时,多次这样去做,以后看待现在的事情,思维也会不一样了。
❤️【提问鼓励】用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去交流。
问题汇合描述,要尽量引导让对方思考更加清晰更加细致的方向。
把内隐记忆外显化的总结:
大脑能记住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一种很完整连贯连贯的方式,而是很多细小碎片拼图一样,在头脑里四处漂浮。
感到烦躁时,脑子里就有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在飘
画面都是乱的,尝试着把事情连贯讲出来,遗漏掉也没关系,允许自己不完美。
目的是让他不断的去回忆,最终发现事实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并不是他想象中就是停留脑海里抓狂的画面。
开心事,讲起来也会很开心,会记住美好时刻,
但有时,发生的事会难过,不想去记住,甚至我们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会觉得根本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事根本不重要。
不去想它,拼图碎片就永远不会拼在一起,
各种碎片飞出冒出在脑海中,让人感到莫名恐惧,悲伤和愤怒。
❤️要把感觉糟糕的,小小的,碎片化的,尽量把它还原成一个完整的事实。
发现前因后果。
❤️【怕狗故事】
怕狗,曾经有条大狗对着他狂叫。
明白自己的恐惧来自很久前的经验,
被一只狗狂狂追狂叫,这画面定格在他的脑海当中,每次看到狗就害怕,
但整个事情还原后,不断的去回忆,描述后,会发现原来这种感觉,不是因为那是狗,而是因为当时,比如当时被咬伤了,那一刻他是很惊恐的,就对狗这物种有了恐惧,但不代表狗都如此。
当把整件事回忆出来时,
心和身体的感觉也不同,
当下的情绪更加平静,有了第二次新的记忆。
如果拒绝回忆,永远不去回忆,他和狗这两件事情,这两个元素间的感觉都是可怕。
所以打破自己,把拼图碎片拼在一起,不再感到恐惧,悲伤或愤怒会变得更加的勇敢,快乐,置顶,淡定,安心。
❤️【我怕毛毛虫】
也是和童年记忆有关,当时我和奶奶在山上采茶叶,一只毛茸茸的毛毛虫,藏在茶叶底下,看不见,但在采茶叶时,手不小心碰到了。
后来红肿,痛,难受不得了。
这样一个碎片记忆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恐怖当时发生的事情。导致看到毛毛虫都害怕,甚至看到绿色植物就会想到毛毛虫。
现在回想,好些了。
❤️【开车事件】
图妈说到~第一次开车,如果撞了,心里会很害怕,不敢开车了,因为开车等于撞车。
勇敢开一次车,发现一路平安时,心里就会有了第2次逻辑关系。
找出真相,每次都活在当下,相信当时害怕是真的,当时狗会咬人,但不表示所有的狗都会咬,可能是凶它扔它了,所以才会咬人。
需要去多做,带着觉察,就越来越开放、灵活,越来越多正向体验。
❤️【骑车事件】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辆自行车,刚学会骑的我,觉得特别有趣,不断地骑,在沙堆上转圈,好几圈都没问题,而且开得特别快。
但就在一次快速骑车转弯时,人连自行车摔在了沙堆上,手臂擦破皮,腿好像也受伤了,都疼哭了。就那次后,看到自行车都害怕,不敢骑,恐惧。
后来过了好久,再去试一次,顺利完成转圈,慢慢地又再次爱上自行车。
❤️重影演技,内影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影记忆:不记得或不觉得这事重要,
外显记忆:记得这件事。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挖出来,把事实给挖出来。
❤️【写日志】
关于提问和鼓励的方式,来加深记忆,锻炼记忆力,其中特别讲到的一个方法就是~写日记或讲故事。
口述或书写都可。
书写比口述更强点,记忆效果更好,学习效果更好点。
不管是口述还是记忆,对大脑的整合,记忆力,觉察能力,如实的看见事情。
今天做了什么事,买菜,跑步,健身。
如实记录这事,回忆这事,把它细节写出来。
❤️【摄像机】像摄像机一样,走到哪里,我看见谁,跟他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互动之后又怎样,
从一开始到结束,从慢慢发生的顺序去回忆它啊,回忆它。
感受,觉察,实践。
感恩图妈精彩的直播,干货满满,而且说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特别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