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学习了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小节,这部分内容提及的历史时期,主要聚焦于商代的兴衰,并涉及女娲、尧、舜等神话人物。这些神话人物和历史事件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商代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三小节。从“会朝争盟,何践吾期?”至“易之以百两,卒无禄?”,这部分内容是对周代历史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疑问,涵盖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会朝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何感天抑墬,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佑?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诸侯聚集在一起结盟宣誓,他们如何履行周武王定下的约期?苍鹰一样勇敢的将士,谁把他们招集在一起?
武王砍断纣王的躯体,周公并不赞同。他亲自为武王谋划,安定周室,却为何要叹息?
上帝把天下亦给殷朝,帝位为什么又会转移?先让殷室成功后又让他们灭亡,他们犯了什么罪过?
诸侯派出车队,是通过什么指挥的?将士们并驾齐驱,攻击敌军两翼,是谁带领的?
昭王进行盛大的游历,到了南方。他到底要贪图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寻找那白色的野鸡?
穆王心巧善驾,他为什么要周游四方?在国中四处行走,他又有什么追求?
妖人相携沿街兜售,他们为什么要到大街上高声叫卖?周幽王要诛灭谁?他怎么得到那个褒姒的?
天命反复,它会惩罚谁?又会保佑谁?齐桓公为安定周室,九次大会诸侯,为什么最终却那样身死。
那个纣王,是谁使他变得如此昏乱?他为什么厌恶忠心辅佐他的大臣,而任用那些谗佞小人?
比干到底哪里冒犯了纣王而被压制?雷开怎样阿谀依顺纣王,为什么会得到封赏?
为什么圣人的美德都差不多,而他们最终的结局却不相同?梅伯被砍成肉酱,箕子装疯卖傻。
后稷是帝喾的嫡长子,帝喾为什么那么讨厌他?他把稷丢弃在寒冰之上,大鸟为什么会用羽翼去温暖稷?
稷善务农,又是什么特殊本领使他能操弓执箭?既然他强烈地惊动了上帝,为何他的子孙反而繁荣昌盛?
西伯姬昌在乱世中发号施令,成为地方的霸主。武王姬发为什么放弃了岐地的宗社,却能承受天命占有殷室的天下?
周太王携带宝藏迁到岐地,他如何能让部族跟随他?纣王身边有个惑乱的妲己,还能进谏什么?
纣王把文王的儿子做成肉羹赐给文王,文王向上天告状。为什么纣王得到上天的处罚,而殷王室却难以挽救?
太公吕望栖身在市井小店,姬昌为什么会认识他?太公操刀割肉,西伯听了为什么会高兴?
武王姬发击杀纣王,他为什么如此忿恨?他用车载着父亲的灵位,聚集将士就出征,又为什么这么急切?
纣王自缢而死,这是什么缘故?他为什么要向上天呼告?难道他还有所畏惧?
上天把天命赐予殷王室,为什么又会有后人去讨伐?纣王治理天下,又为什么让人取代他?
当初汤以伊尹为臣子,伊尹承袒辅佐的任务。他为什么能成了汤的宰相并配祀商汤,接受献祭?
功绩赫赫的阖闾是吴王寿梦的孙子,从小就遭遇流亡的命运。为什么长大后勇武威猛,他的声威四处流播?
彭祖调制好的雉羹,天帝为什么喜欢享用?他的寿命极长,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高寿?
为什么召、周二人共理国政,厉王发怒是为了什么?百姓身份微贱,他们的力量为何如此强大?
伯夷、叔齐采薇为食物惊动了妇人,受到了讥讽,神鹿为何要庇佑他们?他们北行到了首阳山,为什么会那样高兴?
秦景公有条猛犬,他弟弟为什么想要拥有?他想用一百辆车来交换它,却最终丢失了性命。
这部分内容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展现了诗人对于周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天问》第二部分通过三个小节,对夏、商、周三代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及史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质疑,展现了诗人渊博的学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