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自知,然而我们有自知之明吗?
自知之明(insight)是有关自我的知识的增长,具有可变性和适应性,随着个人处境的变化和客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新的调整。
通过定义看到自知之明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过程。我刚生儿子的时候,我知道我对养育孩子的事情一无所知,我很无知,所以我选择看书学习。依照书本要求,对孩子的养育基本不偏离大方向,上孩子刚小学时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然而培养孩子的自立性方面,由于我们的包办代替,限制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孩子上小学以后,我觉得可以用我成长的经历来指导孩子成长,不需要学习了。于是我认为自己有知了,不再买书看书,而是重视自己身体锻炼。此时我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是凭自己成长经验,沿用了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可惜我没有父亲的好口才,却对孩子具体的学习内容参与的太多,影响了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当孩子的问题不断呈现时,我发现我的教育失败了,我自认为的有知障碍了我的视野,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上八年级时,我又开始了学习。
我认识到了成长规律的理解六层次,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不同的层次上与外界互动,从低到高依次是:环境,行为,能力,价值信念,身份,系统。当一个人不断的通过环境,确定他的行为,感受到他的能力,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时,他一定会走向身份层面,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当他足够成功时,他就会考虑他的人生为了谁?比如很多企业家成功以后,他的行为已不再是仅仅为了他自己,而是为更多的人做一些事情。当我明白这些时,我知道孩子如果在系统中定位越高,知道自己未来是个什么样的人?实现自己怎样的人生价值?他就会自己想办法找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的关注点发生了转变,从他的行为中看到他的优点、价值,而给予认可,甚至上升到家族的层面,让他看到他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不断的给他积极正向的暗示,让他对自己有个积极正向的身份定位。当我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之后,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变得积极、正向、轻松起来,我快乐他也快乐,良性互动在我们之间形成了,孩子也自然而然向着目标一步步迈进,高考也考出了满意的成绩。
我现在是否很有自知呢?非也。我对未来儿子会以什么状态呈现、如何与他互动仍很无知,我只有继续学习,时刻有自知之明,才能做好孩子坚强的后盾,支持他走好人生的道路。
附:自知之明的表现:
1.知道自己在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长处以及短处。
2.知道自己习以为常的处理困难的方式及其得失。
3.知道自己所压抑的是些什么情欲。
4.知道自己行为的动机,从行为的方式和后果能看出隐蔽的动机。
5.知道目前的情感和心情(尤其是不愉快的)跟已经过去了的事件(以及当时应对方式的得失)之间的联系。
6.能在别人的言语行动中看到自己的反映,或者,能把自我客观化,即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
7.能用历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过去,没有无益的后悔和内疚,也能做到“好汉不谈当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