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为上》
今天晚上的课程再次重申了什么是师德?道始终是大于术的,德始终是要大于技的。当别人对你有一定足够认可的时候,很多东西自然而然就来了。
别人对我们的认可一定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对你人品的认可;第二个就是对你专业的认可。人的认可又包含两部分重要的元素:第一个就是真诚,所有的关系当中真诚都是放在第一位的。第二个就是得足够的利他,而又无所求。这是重要的核心,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当中对他人是有所求的。对他人有更多的欲望、期待。很多讲师都是对学员或者是对一些机构有很多期待在里面,当我们对别人有所求的时候,别人一定看我们的这个感觉大打折扣。当你完全没有所求,没有欲望的时候,他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东西。不是说为了带来更多的东西,而是做到真正的无所求。
无论是从事讲师还是咨询师,我们始终都是在用我们这个人本身去做人。当人本身做的还算可以的话,可能就会随之而来,我们想要的一些东西。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往往很多人初期都会特别着急有很多对于欲念在里面。往往在这个欲念的夹持下,可能就不会走的太远。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有更多的成长和收获?还是要回归到专业和初心上!
人性的特点就是一旦别人认可你之后,他会没有条件的帮你。但是没被认可之前,你想让别人去帮你,那是不可能的,他也是根本不会去帮你的。人性如此,该有的就有,不该有的怎么样也不会有!
接下来的学习应该还是注重基本功的学习,基本功通了,才会一通百通!很多人的学习可能都会追求术的层面,“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可能最终追求的是道的日损,损之又损,乃至无为,达到这种境界,我们才能保持更好的未知。为学日益就是可能我们会增多每天的学习积累,本身不是一件什么坏事,但是容易导致相类似的东西罗列关系,罗列关系又导致你会很难去应用。以至于会没有办法做到欣赏和未知,所有的技巧和方法也会用不上。
很多自我感受的理念,必须要一遍遍的去学习,一遍遍的去听,一遍遍的去碰撞,才会升华到在某些理念上的开悟。只有在某些理念上有了更深一步的开悟,那这个东西才真正的成为自己的东西,而不只是理论层面的一些东西。只有经过持久的浸泡,反复的学习,才会把更多理论层面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才真正的算学会了!
所以平静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心沉下来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往往却沉不下来这颗心,经过更多的游荡之后才会慢慢的沉下来。但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很多人没有达到沉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迷失了。
有时候我们要找找自己的初心,看看自己的初心还在不在?我们是想干什么?是为了什么?在行走的道路上,是否有被其他的东西所迷惑?有影响,有干预?人性的本来特质就是有贪念,我们总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当我们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时候,就会被路边更多的东西所迷惑。
焦点解决就是一个比较看重初心的学派,以终为始。我们时时刻刻要看到我们要干什么?而我们的学习又是为了什么?我们要看一下我们的初心是否还在?我们是否还行,走在粗心的这条路上。或者说是我们找到了初心没有?找到初心的情况下,我们就先守住初心!只有守住初心的情况下,我们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