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寂静夜晚,姑苏城外的枫桥边上,一只小小的渔船上点起了一簇微弱的烛火。火光映照着一张愁苦的脸。他,就是张继。
张继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明过人,满腹诗书,被家人给予了深厚的希望。他也以为自己仕途会一帆丰顺。谁知考中进士的喜悦还没有消退,他便接到了安史之乱,皇族南逃的噩耗。被战争裹挟着,他和许多文人也选择了追随皇族的脚步,流落江南,前途渺渺,思乡之情在这寂静的夜晚格外浓郁。
他茫然地望着眼前的黑暗,坐在船上发出叹息,愁绪满怀难以入眠。他走出船舱,想站到站到船头透口气。外面,水波倒映着西沉的月亮。耳边是寒枝上乌鸦的啼叫,即使身处江南柔美的风景,可他却无心欣赏,孤独清冷的影子在夜幕中显得弱小而无力。
这时,身旁的古寺传来了悠长的钟声,轰鸣萦绕入耳入心。张继那颗愁绪缠绕着缕缕思乡的心发出悲鸣,在风起云涌的历史车轮下,个人微小得如同一粒尘埃,他转身提笔,奋笔疾书写出了枫桥夜泊的名篇,那座枫桥,那座古寺由此名天下闻名。
时光转换到千年之后,我们站在寒山寺庄严肃木的寺门前。旁边那座青色石桥依然横亘在流水之上,古朴坚固,似乎千年来时光未曾流动。人们在桥上来来往往,试着寻找古人曾经的痕迹。
古寺的钟声又响起了。钟声沉厚悠长,引起了人们心底震颤。穿过寺门和大殿,很多人排在钟楼之前,争着体验一下敲钟之乐,听一听那绵延千年的钟声,借此祈求着各自的心愿。
少有人去思考暮鼓晨钟的意义,黎明和傍晚是时众生一天生活的开始和结束,那庄严的鼓声和钟声是在提醒众生,停下手中的忙碌,让心灵休憩一下,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人身何其难得,人生何其短暂,不要被世俗的浮华迷惑,丢掉了自我救赎的机会,沉沦于地狱无法自拔。张继笔下夜半的钟声是佛教中的幽冥钟。《增一阿含经》中说:“如果在打钟的时候,愿一切恶道受苦的众生,各种苦难都能够停止。如果听到钟声,以及佛的经咒,就能够消除五百亿劫生死的重罪。”在世人听来振聋发聩的钟声,对于受苦的地狱众生来说,就是漫长的痛苦中的唯一希望。
幽冥钟只有在夜里才敲。一百零八下,声声衔接,连绵不断。它是佛家最大的慈悲,把众生平等做到了极致。即使是那些造恶的灵魂,佛家也是抱着救赎之心,放下我执,放下无明,把“舍”字发挥到了极致。慈悲普渡,大爱无疆。这也许就是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区别吧!
我的目光随着思绪看向那黑暗的地狱,掠过杀人放火的强盗,草菅人命的官员,贪婪嗜血的奸商......只看向那枉死城中的无辜者。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终究是凡夫俗子,做不到原谅所有的恶,佛家真的不适合我。我盼望着幽冥钟响起的时候,那束点亮的光让枉死的灵魂那布满泪痕的脸上出现片刻的释然与解脱。我的内心酸涩中泛出甘甜,眼眶却有些发热。
长长的舒了口气,艳阳高照,炙烤着我的脸。烈日之下是鲜明的黄色墙壁,古朴的黛瓦,雕刻精致的塔庙。庭院里香烟缭绕,人人脸上是祥和明媚的笑容,很好,这里的一切都是幸运的,与千年前渔船上的那副愁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感恩所有为和平努力的众生,他们用生命庇佑着我们,现在的中国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枫桥那夜背井离乡的愁苦终于不会再次凝聚纸上。
走进抄经大厅,屈膝盘坐,举着笔虔诚地祈愿,希望自己也能用一点一滴的微力为天下苍生做点什么。想着,我认真地在一笔一划中刻写下对中华盛世和世界和平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