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别人眼里的所谓学霸。可只有我知道,我这学霸并不是天生而来。因为我绝对不是大家眼里的聪明孩子,充其量只能算得上爱学习而已。
我七岁才上学。和小伙伴一起先上学前班。可是过了不到一个学期,我就被调到了一年级,而他们,还在学前班。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坐姿正确双手靠后,我就会坐得笔直笔直,两手在后面快麻了也不动一下。老师让看着她认真听讲,我就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老师,认认真真记下她说的每一句话。我的成绩一路从70多分到了80多分最后直接到了100分。每一次我都是拼着命像风一样地往家跑,急着告诉妈妈我的进步。那时候最期待的就是老师发放考卷的时候,对我来说,那绝对意味着满足与荣耀。
唯有一次,老师拿着试卷进来了。他顿了顿说,这次成绩咱班没有满分,最高分是99分。说着老师惋惜地看了看我。我这才看到,给多音字“盛”组词,我组了一个“茂盛”,可是不小心落了“茂”那一点,所以扣了一分。老师说,大家都吸取经验,以后组词选自己更有把握的字写。那句话和那件事对我印象无比深刻,因为遗憾,因为惋惜,也因为从此我更坚信自己原本还可以做得更好。
就这样一路在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长大,我信奉只要我努力,就会有收获,就会得到足够的肯定和欣赏。而且,我敢说,在上初三之前,这种认知都依然让我深信不疑。
然而,初三那一年,我转学了,或者确切地说,我被转学了。父母为了让我考当时的所谓三类学校,给我转学到了县城一个以严厉和高升学率著称的学校。从此,我的生活改变了。
先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原来,我每三天回家一次,平时住在爸爸工作的地方,虽说不是多么富足,却也比不少同学舒适安逸得多。转学后,我租住在学校附近的另一所小学。离家很远,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独自面对所有困难,那种无助和孤单可想而知。
然后是学习环境的截然反差。那所学校之所以升学率高,是因为尖子生也多。在那样高手如林的氛围里,我变得无比平凡而普通,似乎一下子从众星捧月的天上掉到了不能再低的尘埃里。初到一个新环境的不适,学习带来的沉重压力,同学和老师质疑的目光,这一切都让我毫无自信,并越来越沉默。
清晰记得在那里的第一次考试,考完后,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带着那么一丝嘲讽和不屑,冷冷地对我说:还说你是你们学校的学习委员,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没想到这么名不符实。让你来我的班,只能给我拖后腿……她还说了些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唯有那句“名不符实”“名不符实”就像一道魔咒套在了我的头上,我把头低得不能再低,眼泪瞬间打湿了桌上的书本……那样刻骨的轻视和羞辱好似从来没遇到过。
可当时的我又能做什么呢?爸妈费了很多周折帮我我转的学,难道我就要因此放弃吗?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我比以前更加努力更加用功,别人学习的时候我在学习,别人玩乐的时候我还在学习。就那样,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的成绩赶上了我们班的第一名,甚至碰上我最弱的物理题,我也可以在没有人能做出来的情况下,给出既完美又简便的答案。
终于,那位曾经说我名不符实的老师,在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说了句:老师以前错怪你了,不要和老师生气啊!我那么说都是因为着急。
然后,她就走了。
我静静坐着,突然感觉心里有一道阳光照了进来,因为我知道,曾经被践踏的自尊,通过我的努力,又重新回到了我身上,而这对我来说,已经足足够了。
以后的以后,我一直在努力做个成绩优秀的好孩子,因为我的经历告诉我,那是一个学生获得荣耀的最快捷的方式。
然而,直到此刻,当我做了老师,当我真心地去爱来到我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当我看到不同的孩子身上那些不同的闪光点的时候,我深深意识到:成绩,绝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砝码。也许它会带来一时的荣耀与辉煌,可是,对整个人生来说,它远远不够!
然而同时,我的经历也告诉了我相当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虽然成绩不能决定什么,却会在一定的意义上,证明你是否努力过。成绩不能决定一切,但是,努力,却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