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萨提亚深层沟通力》

作者在处理《对叛逆的青少年,扪心自问爱自己了吗?表达爱了吗?》案例的步骤:

1.了解案例(略)

2.家长的回应方式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你是怎么回应的?

3.探索孩子的冰山图

画出孩子面对低落的成绩,又听到家长的话语后,他的冰山各层次的状态。

4.核对家长的改变意愿

5.了解亲子沟通方式

(1)父母一方

①沟通渠道:短信、语音、写信……

②沟通内容

短信:早安图、励志性格言、加油图

语音:不要不接电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读书要认真……

(2)孩子的回应

孩子对父母所发信息:已读不回或不读不回。

6.父母表达爱了吗?

让父亲扮演儿子的角色,探索儿子在看到父母所发信息后的冰山图。

7.如何表达爱,才能让孩子接收到呢?

爱不只是认知,也不只是期待,爱需要有感觉。

“儿子,你今天过得好吗?父亲今天很想你。我今天跟一位老师谈话,谈到我对你的教育方式,可能对你产生的负面影响,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也让我重新思考了很久。父亲很爱你。冬天天气变化大,你要好好照顾自己。”

8.父母要先学会爱自己,再来学习爱孩子。

(1)对待上述这样的表达,有的孩子会抗拒,感受上很别扭。

若是孩子抗拒,父母就要检视自己,过去的爱是否带有很多期待。爱无需任何理由、期待。爱也不是一次表达,而是连续的应对所形成的生命基础。多试几次,冰山或许会有所变化。父母应该思索,该如何持续表达才能帮孩子重新联结渴望。

(2)很多父母表示说,自己表达了,孩子却抗拒,自己会感到委屈。父母有此感觉,表示父母不爱自己,只是为孩子付出,或者只是有期待。父母过往的生命历程,让自己渴望层次被阻塞了。

身为父母如果有委屈的感觉,有受害者的念头,即不懂爱自己,那就要先学会爱自己再来学习爱孩子。一个不懂爱自己之人,不容易爱另一个生命,不懂得爱自己的人,对方接受到的爱常常伴随着压力、负担、不自由的感觉,那不是爱的面貌。

父母表达对孩子的爱,不是为了让孩子靠近,如果只是让孩子靠近,期待孩子有所反应,那还是停留在期待层次。表达爱,是让人有联结,逐渐活出生命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