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是这样的吗?
1.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手机,刷到筋疲力尽后,才能起床。
2.上个厕所,带着手机,拉屎都拉不明白,恍惚间就在厕所坐了半个小时。
3.每天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超过9小时,看有用的知识不超过五分钟。
如果你满足了其中任何一条,啊那我这个方法对你十分管用哦。
我想大多数人是没有思考过的,那么我建议你花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再往下看。
因为在你想要拒绝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得先让自己搞明白,自己为啥戒不掉手机这件事情。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自己脑补,懒的打了)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
我们喜欢手机,并不是单纯的喜欢数码产品,喜欢手里这个像板砖一样的东西,而是喜欢,手机里的各种APP,
我们总会迫不及待的,下意识的看微信,知乎,抖音,快手等各种app,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对手机里的各种app上瘾,并产生无意识打开的行为。
给你讲一个概念,关于,你为什么会喜欢抖音,喜欢王者荣耀,包括刷微博刷知乎。
美国作家,尼尔.埃亚尔,曾在他的著作,《上瘾》中提出,我们对一件东西喜欢和上瘾,离不来四点,
“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还有“投入”。
触发:就是促使你作出某种行为的诱因,比如某app在你手机里的通知提示,或者你的下意识点开。
行动:触发之后就是行动,事在你对某种回报,心怀期待的情况下,做出的举动。
多变的酬赏:就是会给你不可预见的反馈,和奖赏。
投入:当用户为某个产品提供他们的个人数据和社会资本,付出他们的时间,精力或金钱时,投入就已经发生。《上瘾》
单纯概念可能大家不能贴切的理解,我!解释!一下!
拿王者荣耀来举例子。
假如某天下午的你因为无聊,拿起来手机,看到了王者荣耀给你的手机推送,再或者你滑手机看到了王者荣耀的图标,无聊的你大概率会打开这个app。
就这么简单,就已经完成了从「触发」到「行动」。(注意哦,由此你就开始进入了上瘾模型的循环)
这个图就是示意你,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上瘾模型循环。
当你打开王者荣耀后,你会为了提升段位,或者各种奖励,各种奖赏,而投入精力,投入时间。
甚至你还会花钱买皮肤,你投入的越多,你越离不开这个APP。
以后每次你看到王者荣耀这个APP图标时,都会下意识的打开看看自己的战绩,看一看自己的英雄和皮肤。
这个时候,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
当人们,无意识,不由自主地做出下一个举动时,新的习惯就会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上瘾》
看到了吗?一个习惯就这样可能开始一直陪伴着你了,可怕的是,这是一个会榨干你精力的坏习惯。
啊醒醒,其实很多我们潜意识里,就被各种app给安排了!!!
科普完了,就该和你说具体的方法了。首先,不要想着戒掉手机,(手机毕竟还是很好玩的,怎么可能一点都不玩)。
不过你得学会控制,各种学霸他们也不是不玩手机的,更不会戒掉手机。
只是他们会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会把自己一天的时间控制好。(嘻嘻,我们被他们骗了。)
比如一天只能玩三个小时的手机,时间够三个小时之后,就绝对不会在碰了。
那如何能让自己不对手机上瘾?能控制好自己玩手机的时长呢?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对一件事物上瘾的五个步骤嘛?
我们可以结合这几个知识点,制定属于自己的戒掉手机,爱上学习的计划。
1.改变你的身份
很多人认为自己沉迷手机是因为自制力不行,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就能够摆脱手机了。其实不然。
人的外在行为是内在想法的体现,也是你对自我身份认知的体现。
你对自己的认知是一个喜欢玩手机的人,那你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在对抗这个身份,那你怎么可能戒掉手机,去认真学习呢。
人是不会一直做违背自己身份、自己讨厌的事情的。那些老师看的紧一点成绩就高一点,一不管就跌下来的原因就是这个。
不喜欢学习的人怎么可能每天认真学习呢,打鸡血、高压、外人的监督只能让你学一时,一旦这些外力消失,你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才能坚持下去。
所以无论如何你不能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要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爱上这件事,即使不能立马爱上,只要不是反感的情绪就可以。
2.微习惯
一个沉迷手机的人去学习,其实是一件特别难熬的事情,毕竟学习是要动脑子的,而玩手机的不同了,这不仅不需要动脑子,还不需要有脑子。只要手指上下滑动,就可以获得快乐的一天。
俗话说脑袋越用越灵活,不用就生锈,所以戒手机去学习这件事,刚开始不能操之过急,这大脑它承受不住。
而且人不可能一个晚上建好一座高楼,养成学习的习惯也是如此,你也不可能一个晚上过去就能好好学习了。
想要起高楼,就得打好地基,想要认真学习也得一点一滴的“打地基”,这微习惯就是一个地基。得先有学习这个习惯,然后才能不断改进这个习惯。
微习惯就是鼓励人们每天改进1%,这个改变很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是一种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微习惯也是一种复利,不要小看这1%,一年之后会有37倍的提高,更不用说当你习惯之后,每日的进步可就不止小小的1%了,最后的提高量绝对远远高于37倍的。
3.明白自己现在在干什么
其实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发现。
疫情长时间在家的这段时间,其实我们在生活里的很多举动,大脑的主观意识是不在线的。
比如,你早上起来,顺手就拿起来了手机,想看看天气。
但是看完天气的你就应该把手机放下了,你看到了知乎的app图标,顺手就打开了,一刷就刷到了中午。
再者明明你想拿出知乎,查一下学习资料,刚一打开,你就被主页推送的内容,带跑偏了。
十分钟之后,你才想起来,你打开知乎是为了查资料。
你的脑子,没有一直在提醒自己,当下要干嘛,目标很不明确,所以以后在生活中,要让脑子清楚。
要不断的暗示自己,现在自己是要干嘛的,不要被各种碎片化信息带跑偏。
『生活上的小技巧』
一种行为的复杂程度越低,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上的,被人们重复的可能性就越大。《上瘾》
就是在晚上睡觉前,不要把自己的手机放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
尽量把手机放到一个离自己有距离自己拿到手机并且你需要很麻烦才能拿到手机。
去感受手机不在身边的独处感。
然后把你喜欢的APP卸载掉。给自己规定只有每周六日,才可以重新下载。
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两点对我来说还是很好用的。
4.做好行动日志和计划表
克制习惯最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简要写出下一个星期要做的关键任务,一周写一次。之后,每天列一个清单,写出可执行可完成的合理任务量。试着在前一天晚上写出第二天的日行计划清单。
——芭芭拉·奥克利《学习之道》
做好计划其实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有事可做,减少拖延
当你想学习的时候,就不用再消耗精力去想从何学起了,只是去学就行了。
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且和自控力成正比,也就是说你提前做好学习计划,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自控力用于专注学习和提高效率上来。
5.体会成功
当你决定开始改变时,不要操之过急,先给自己设立一个小型目标,比如放下手机10分钟,你可以随便干点什么,也可以什么都不干,然后体会这种成功。
积极的心态会传染,再小的成功我都不会吝啬我的赞美之辞,这种正面反馈会让你体会到成功的好处,激励自己继续自律下去。
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你便可以随时随地非常轻松无负担的放下手机。
请注意,我在文中一直说的都是「放下」手机而不是「戒掉」手机,你不需要「戒掉」手机,手机是一个非常棒的学习工具,我们绝不要因噎废食。
我们只需要控制自己在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最后
坚持下去,学习或者看书,慢慢的就会变成一个你的习惯,这个习惯和手机绝对不一样,因为他会是你受用终生的习惯。
加油吧,可爱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