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围绕"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教学。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活动,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首先,通过"小棒拼三角形"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三边关系。学生发现有些小棒组合无法构成三角形,这时引导他们思考原因,自然而然地引出三边关系定理。其次,设计了梯度练习,从简单的判断题到解决实际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不足:部分学生在判断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时,仍然存在机械记忆的情况,没有真正理解定理的本质。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另外,利用绝对值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相结合时,忽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限制条件,导致错误应用绝对值化简,增加了题目难度。
改进措施:加强定理的几何解释,通过动态几何软件展示边长变化时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优化分组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强化绝对值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结合题型。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数学知识的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