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最简单的方法。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活跃人的思维,开阔大家的视野,澄净我们的心灵。朱熹曾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而阅读就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动员
开学第一周,我就利用班会给学生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读书推荐会。在推荐会上我再一次向大家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让同学们讲讲自己的读书经历,还有收获,大家还推荐自己的好书,如:《中华五千年》。随后同学们还制定了读书计划。在此同学们便迈出了本学期阅读的第一步。
资源
开学初始,学校就启动了班级阅读之行—设置班级图书柜。我利用学生和学校的力量,充实图书柜的书籍,书柜里大量的书箱,既方便了孩子在学校自习和课间自由阅读,还促进了孩子们在家时每天3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班级书柜的书可以带回家,孩子们也可以将自己家中的书带到班级!
这么多书,如果没有专门的人进行整理,它们的摆放就会横七竖八不整齐、不美观。所以,我们制定了借书公约,还从同学中推选了五位小书迷当这小小图书角的管理员,他们五人负责图书角的工作——引导同学们排队、选择、登记。这样一来,借书的时候人人排队,先到先选,选择完了进行登记,保证每一本书都能干干净净、完完整整。为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还特地为他们制作了聘任证书!图书管理是孩子们最想做的、最开心的事情,一本本图书从书柜流出、归还是班级最美的旋律。
督促
开学第一周,我利用班级微信群给家长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号召广大家给孩子营造和谐的读书氛围,跟孩子们一起读书,亲子共读由此开始,而每个班级的阅读打卡群在晚上8点左右热闹非凡!(加亲子共读)家长对学生每天的读书内容、时间、数量及其读书笔记等,都按照我的要求督促学生自始而终地坚持。
读书交流会: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书交流会便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
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交流最后的结束语:“我的交流完毕,谢谢大家!”然后鞠躬走下讲台。伴着阵阵掌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得益于我们的课前三分钟。
最早实行这个活动时,我们采用剪刀、石头、布的模式,谁胜出谁来讲故事,孩子都会因为自己没有赢得那轮的胜利而窃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窃喜在孩子们身上渐渐发生了变化,那种躲过一劫的窃喜越来越少了,而那种因为自己不能走上讲台的失落感叹声音渐渐多了起来,随着我手里的奖励卡片越来越多,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情绪更加显而易见,都想走上讲台,给大家表达自己内心想说的事,获得大家的认可,也获得老师的积分卡。
课下当我们谈论起课前三分钟时,孩子们纷纷说,为了第二天能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新颖的故事,孩子们会在前一天晚上就反复复述,先讲给家长听,或第二天课间先讲给同学听听。这些都是我没有想到的,孩子们为了一个三分钟做了这么多的努力。
读书交流会上,我提到“梦想”这个词,于是,我也问孩子们的梦想,一个同学大声的说:“老师,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人”,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我问他为什么想当老人,他说他想像他奶奶一样天天躺在床上玩手机,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深思,于是,我放下书本,开展了一节以“梦想”为主题的班会,让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梦想!
其中有位同学这样写道:“沈一洁”希望大家能够有理想、有计划、有执行、有反馈、有进步!
每日一诵
一天之计在于晨。为了抓住早晨这一宝贵的学习时光,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推行“站立式”激情晨^诵。他们双足直立,手捧书籍,姿态端正,朗读有声,精神饱满地投入晨诵之中,尽情享受晨诵的快乐和美好。本学期,我们学校晨诵的主题是“传统文化”,通过诵读,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在诵读中体味到了蕴含其中的哲理和诗人的壮志胸怀、高远境界。
重阳节时,孩子们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
“习惯养成无痕,榜样力量无穷”,为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榜样,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我班每周都会挑选出优秀的作业来展示。对于优秀的、有进步的作业,都会配上评语!
写得一手好字,是学生们的第一张名片,也是终身的名片。希望大家可以坚持练字,因为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书是良师,是益友,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事业,我想在孩子心中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在他们成长的路上播下希望的种子,送他们一双飞向高空的翅膀。有了书,一切都不只是梦想,让这书香从校园,飘向每个家庭,飘向每个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以书为伴的生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