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多雲 Burnaby
移情聆聽
“知彼”是交往模式的一大轉變,因為我們通常把讓別人理解自己放在首位。大部分人在聆聽時並不是想理解對方,而是為了做出回應。這種人要麽說話,要麽準備說話,不斷地用自己的模式過濾一切,用自己的經歷理解別人的生活。
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是這麽自以為是。我們的聆聽通常有層次之分。一是充耳不聞,壓根就不聽別人說話;二是裝模做樣,“是的!嗯!沒錯!”三是選擇性接收,只聽一部分,通常學齡前兒童的喋喋不休會讓我們採取這種方式;四是聚精會神,努力聽到每一個字。但是,很少有人會達到第五個層次,最高層次——移情聆聽。
主動性和回應型聆聽是一種技巧,本質是以自我為中心,就算行為沒有顯露出,動機已經不言而喻,會讓說話的人有受辱的感覺。回應型聆聽技巧的目的不過是要做出回應,操控對方。
移情聆聽是指以理解為目的的聆聽,要求聽者站在說話者的角度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
移情不是同情。後者是一種認同和判斷形式,更適合用來表達感情和做出回應,卻容易養成對方的依賴性。移情聆聽的本質不是要你贊同對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對方。
移情聆聽還是感情投資的關鍵,因為只有對方認同,你的投資才有意義,否則就算你費盡心機,對方也只會把它看做是一種控制、自利、脅迫和屈就,結果是情感賬戶被支取。
移情聆聽本身就是巨額的感情投資,它能夠讓人提供一種“心理空氣”,積具治療作用。
移情聆聽是有風險的。只有當你做好了被對方影響的準備,才能深入到移情聆聽的階段,而這是需要足夠的安全感的,因為這時候的你會變得很脆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很矛盾,因為在影對方之前,你必須先被影響,真正理解對方。
所以說習慣一、二和三是基礎,幫你保持核心不變,即以原則為中心,從而平和而有力的應對堅實內心之外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