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他已经到达了哲学的顶峰。诚如斯言,黑格尔哲学成为欧洲哲学的主流,德国成为欧洲哲学的中心。有一位丹麦的年轻人慕名来到德国,专门学习黑格尔哲学,结果他成为第一个站起来反对黑格尔哲学的人,引领了20世纪西方哲学反体系发展的方向。他就是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年—1855年),丹麦语的译名是祁克果。为了顺口和记忆方便,下文我就用“祁克果”这个名字。
祁克果的父亲原来并不富裕,因为贫穷,他甚至诅咒过上帝,他还犯有通奸和强暴家里的女仆等罪行。后来,他父亲成为了富翁,却深深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恐惧,上帝将会责罚于他。结果祁克果的7个兄弟姐妹中,有5个早夭,祁克果是最小的一个,他就是父亲和那位女仆的罪恶果实,祁克果虽然存活了下来,但天生驼背跛足,体弱多病。
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祁克果很小就有抑郁症,他还在日记中写道,是罪恶让自己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死后他会下地狱。他17岁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神学,结果却对哲学和文学更感兴趣,而且整日沉溺于派对,抽烟喝酒,他用浪荡的生活来掩盖内心的孤独和恐惧。
父亲去世后,祁克果浪子回头,转而又专注于神学,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并与15岁的雷吉娜相爱,他把自己内心的恐惧向雷吉娜倾诉,雷吉娜觉得很可笑,并没有认真对待。祁克果觉得婚后自己对妻子富有道德责任,不应该让一位纯洁的少女来分担他的痛苦,于是断然与雷吉娜解除了婚约。
这段经历使他觉得无法通过感性的生活方式来解除内心的痛苦,应该寻求理性的解决之道,于是他来到德国柏林留学。黑格尔哲学讲的是宏观的真善美,崇高的理想,根本不关心个人的苦恼和痛苦,用祁克果的话说“黑格尔不是人”,黑格尔哲学用整体的绝对精神来牺牲个人、让人非人化,完全蔑视人的地位和尊严。于是祁克果又转向从宗教情感和信仰中寻求个人的救赎之路。
祁克果认为自己不可能活过34岁,因为耶稣是34岁被绞死的。他还为此在33岁时专门写过一本书,后来他发现自己没有死,便认为是上帝赋予他特殊的使命,让他为了真理而蒙受痛苦,让他向同时代人阐明基督教的真义。怀着这样的使命感,祁克果在生命的最后9年,写了大量的宗教著作。
有意思的是,他几乎都用花名出版他的著作,因为他不想让读者把他作为权威而盲从,鼓励读者在具体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他认为没有普遍的真理,真理针对具体的个人才有意义。“寻找一个对我而言是真理的真理,寻找一个我愿意为它而活、为它而死的理念。”
祁克果的这种做法和苏格拉底的反讽非常相似。如果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拉到了地上,那么祁克果就是把哲学从整体转向了个体,从理性转向信仰,从逻辑转向情感,从抽象转向具体。
让大家非常尴尬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抑郁症患者,他开启了20世纪哲学发展的新方向。他被认为是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存在主义之父、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和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他到底怎么说的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