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变法是效仿魏国李悝的变法,而李悝终身受到了魏王尊敬和重用。并寿终正寝,他作为商鞅的榜样,成为商鞅全心全意为秦国变法的动力之源。
秦国变法易于其他列国,也是商鞅的幸运之处。说白了,其他列国的保守势力根深蒂固,并且普遍少有危机意识,所以变法阻力极大,一般都不会得到成功,而只要变法不成功,保守势力对变法者的仇恨就不会特别大。比如说魏国的变法,虽然有很大成效,但是并没有完全铲除保守势力,所以变法者也就没有被杀。而楚国的吴起变法几近成功,所以吴起最终惨死在先君的遗骨旁。则商鞅的命运在他开始变法那一刻起就已经能够预料了,而秦国的命运也是可以预料的。
商鞅有治国之才却没有谋身之智。对于治国来说,要铲除保守实力,实行新的治国方略才能实现大治;对于谋身来说,要平衡各方面的势力以防止与他们为敌而对自己不测。在这方面考虑上,商鞅采取了一边倒的策略,即完全倒向国君,这是商鞅政治上的幼稚之处,同时也是他治国的伟大之处。
作为千里马,商鞅是幸运的,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秦孝公的全力支持,成为了他变法成功的现实力量。这一点也使商鞅能够全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变法。成为了他变法成功最主要的保障之一。
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却失败了,这是必然的。原因在于,变法成功是要付出结仇的代价的,如果不结仇,就无法变法成功,而如果结仇,自身就难以自保,这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事实。所以历史只可能有两种结果,即“商鞅变法失败了,商鞅却没有失败。”或“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却失败了。”
商鞅推行法制是变法最成功之处,因为国家的根本不能依赖国君。国家因一代君主强盛也会因一代君主衰落,秦国变法到大成用了7代人的时间,一直到秦始皇“废先王之法”,所以商鞅变法成功一在于他的学术纲领目标,二在于变法初期孝公支持,使秦法被人们接受。
商鞅和国中秦太子诸大臣的矛盾人人尽知,他和其他改革家一样永远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