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苦恼于不了解自己的天赋特长? 你是否在工作和生活中无法做出最佳选择? 你是否已经到了年纪却无法投入到亲密关系中? 你是否怀疑自己得了某种心理疾病在无解中纠结……
如果你也被以上的情况所折磨,有没有认真的想过,你是不是仅把“认识自己”只停留在想法中,而没有找到一条认识自己的有效路径。
著名心理学家、意象对话疗法创始人朱建军的《自知》这本书,将带你从自己的原始思维入手,绕开所有外因干扰,直抵自己的心灵世界。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打开读者意向的世界,通过一场场意向探索游戏,让读者按照意向对话的方式逐一拆解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看清自己,从而掌握让自己变好的主动权。
1. 心为什么会生病呢?
我们常常会形容自己的内心不舒服的状态心堵得慌,心里像压了个大石头,艺术家会说心有千千结,这些千千结就是我们未了的心愿,是我们耿耿于怀的心事,是我们内心深处解不开的结,这些情结带着许多的能量,在一次次相似的事件中,一次次的积累能量。
如果一个人不解开这个情结,也没有办法把这个情结中的能量调走,那么在这个人的一生中它都会在自己心灵深处,永不消失。
心生病了,就是有自己难以解开的心中的结,就是情绪和心理能量流动不通畅,内心产生了郁结。
作者在书中讲到了“洋娃娃”的故事,一个很漂亮、很聪明的女孩,拥有很多的朋友,值得让别人羡慕,但通过意象对话,作者发现女孩的意象是一个肚子里是稻草的洋娃娃,女孩的生活中心是取悦别人,取悦自己的亲人,牺牲了自己的需要,一直都是为别人活着,不是为自己活,没有自己的生命。现实生活中,在女性当中,这样的“洋娃娃”占有很大的比例,她们往往为了追求爱和归属感,而失去了自我。
2. 如何解开你内心的情结?
意象是心理能力的载体,人内心的这些情结常常附着在意象上。因此,要调节和改变意象,就可以调节这个意象上附着的能量。
朱建军老师的意象对话技术就是通过调节意象来影响来访者的深层心理,改变心理状态的技术。 改变意象就改变了人。
意象是很难改变的,因为它们往往带着巨大的心理能量。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引导意象释放这些能量,或者让能量流转变方向,这需要很多的时间,往往这些意象上的情结积累了很多年的时间,需要通过一次次的正本溯源,把泛滥出来的能量归回它原来的地方。当把一个人心理消极的意象改变为积极的意象后,他的人生也就积极了。
朱建军老师在《自知》里提供意象练习百宝箱,介绍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用意象对话来改善日常生活。
① “看房子”:增进自知的方法。房子是心灵的象征,通过你的想象,可以了解自己现在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房子的亮度、开放程度、新旧、颜色、宽敞与否、进去的难易程度、房子里的物件都是心理状态的象征,改造房子形象的过程就是改变自己心态的过程。
② 寻找自己的“守护者”: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找到心中的力量和勇气。守护者象征着你自己心中的力量源泉,让你不畏艰难,不怕孤苦,它时时刻刻在保护你、支持你。
③ 滋养树木和金色阳光:解脱痛苦之道,适用于心灵受过伤的人,来缓解和消除过去的痛苦经历带来的创伤。
3. 学会心灵中的对立统一:学习中庸之道
作者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对立统一的原则。心灵中任何一种东西,如果缺少了和它对立的事物,如果走向极端,就会成为巨大的危险。
拿破仑说过:“我有时像狮子,有时像绵羊。我从政的全部奥秘就是我知道什么时候我要像狮子,什么时候我要像绵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造化创造的任何一个动物都有之中天敌去吃它,比如兔子和狼,保持了对立与统一就保持了生命的张力。
每个人的心理要素可以用一个人或者一个形象表现出来,很多时候你发现你的意象是由两个相反而又相成的形象构成,比如凤凰的意象可能是由鸽子和鹰组成的,鹰代表冒险,鸽子代表谨慎怯懦。不健康的心理是鹰要攻击,鸽子反对;鸽子要爱,鹰又嘲笑。健康的心理是需要勇敢的时候,鹰就去战斗;需要安抚的时候,鸽子就去安抚。
每个人内心都需要平衡的心理状态,要学会调节和掌握好这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心灵中找到当时当地的恰当位置。
写到最后:
《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
关照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自知》让我们学会用心灵的语言与自己相处,削弱或者化解心理的情结,在自知中学会控制,我们终将与自己惊喜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