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子曰:“吾十五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向学,到了三十岁才算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四十岁时已经找准了方向,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这是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时可以分辨出别人话中的是非真假,七十岁时即便是很随意的言行也不会逾越规矩。”
有:同“又”,表示相加关系
立:建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
不惑:不受外界是非的影响
天命:是指不能为人所支醒的事情
耳顺:对别人的言论,能够分出真假
樊登讲论语小结
推荐书籍《百岁人生》
十五岁对孔子来说是个分界线,他终于领会到读书的乐趣,与学习的吸引力,觉的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乐趣和满足感超越了玩乐。
三十岁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
四十不惑于外物,不再被物质所牵绊,干扰,要有根基,有价值感,有使命,做自己该做的事。如果只盯着表象,那么就会“不重则不危,学则不固”。
五十岁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和欲望,淡定从容;也是一种和解的状态,与自己和解,内心平和,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怨天尤人。
六十岁做到耳顺,不与人争辨,吵架!无话别人说的多难听,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
七十做到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又不会违反社会规则。
活的通透的人,会发现法律,道德,伦理,礼法,不是束缚自己,是对自己的保护。
【感悟】
这节孔子描述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和修养也在逐步提升的过程。
第一阶段:十五岁立志向学,三十岁奠定了好思想,学业和事业的基础;
第二阶段:四十岁能够明辨是非,确立正确的奋斗方向,五十岁可以看透事物规律,六十岁做到宠辱不惊,不受外界声音影响;
第三阶段:知行合一。将主观意识与做人规则融合,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这些具体的年龄只是个参考,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成熟,是不段完善与前进的,如果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人生的境界有在不断的提高,并且知道修练的方向,然后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