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期间越来越和自己和解了,具体表现在定目标上:
以前会制定“中午午睡半小时”“冥想5分钟”“读懂一篇认识论论文”的目标
但现在变成了“中午戴上眼罩躺半小时”“闭眼盘腿坐五分钟”“每天读完两页论文”
前后的区别在于是否可控。“睡着”“冥想状态”“读懂”都不是我可控的。会让我在做之前产生“要是没睡/读懂/冥想着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的压力,还会导致拖延,造成“次生压力”。
而且,鼓起勇气做完之后万一没成功睡着/读懂/冥想,还会让我自我怀疑,自我攻击。“靠,又白白浪费了这么久,早知道还不如干xxx呢”。这种焦虑和自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的目标中含有不可控的成分,试图去控制它们会让我有压力,会自责。
于是我干脆就在定目标的时候果断排除那些不可控的东西了。现在中午睡得香,冥想也不错,每天读完两页论文之后,如果还有心情,还会忍不住不甘心再读一读,梳理梳理,生活好多了。
方才和蕴璐说到,如果只让我送给我爱的人三本书,那我会选择《被讨厌的勇气》《福格行为模型》《一课经济学》,如果只让送两本,就去掉《一课经济学》,只让送一本,就去掉《被讨厌的勇气》。
只送《福格行为模型》,是因为这本书在告诉人们:做不到改变不是因为你不行,意志不坚定,改变的动机不强烈。因为除了动机,还有两个更加重要的促成改变的要素(能力与提示)。
动机不可控,也许只有当我们放下那些对不可控之物的执着,才能和自己和解吧。
化用今天学到的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对于不可控之物,要保持沉默”。
祝你与自己和解啊,当然,与自己和解的状态本身也是不可控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