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往事》是老父亲以散记片断形式写的回忆录。父亲今年83岁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的事过了就忘,而往年的事却历历在目。《往事》没按时间顺序写,叙事难免有重叠,年纪大了,写写停停,想哪写哪,他写出来了,我就原封不动地转发到平台上,只对繁体字、标点符号和段落作了校对。】
在综合厂的业余生活
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对于刚二十岁的我,是何等艰巨啊!六0年九月,我被编入综合厂蔬菜队的第一天,便是到城关镇政府内的厕所挑大粪,粪坑又深又大,粪瓢又长又大,一瓢粪水也有10多斤,把长3米左右,一瓢粪就变得更重,王正茂和孙文蔚较内行,力气大,不一会一担粪桶便装得满满的,我则艰难地操作,还不中人看,在他们的帮助下总算装满了一担粪水,挑起来则又是一荡一荡的,走起来别别扭扭。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有了些许长进,好在年轻,事在人为,万事开头难。和尚也不是生成的,必定是练成的。
青年人在一起倒也合得来,工余则说说唱唱,疲劳早己甩在脑后。从上班开始,每天下班后便三五成群地在一起演唱起来,我带去的三弦琴也派上了用场,搞文艺活动本在学校已是行家里手,谈话中方知他们多数是原来城关镇文工团的成员,整体下马转到综合厂来的,他们也接纳我加入了。
就这样,城关镇综合厂文工队在这时正式诞生了。加上现在新参加的总共约20余人,现将其当时主要人员凭记忆作一叙述:王正茂、孙文蔚、童家刚、余世元、何明发、彭明华、张明珍、朱桂芳、熊仁玲、王明秀、杨志英、吴全正、詹全志、谢兰芳、罗敬英和我,还有担任打击乐器的人员,不一一作述。
当时城关镇群众文艺团体大约有三个:1,综合厂文工队;2,公交文工队;3,市管会文工队(即商业系统)。再加上缫丝厂文工队共四个,这些群众文艺团体隶属随县文化馆管理,安排节目及演出诸事项。文化馆地处大十字街口,门前筑一个1米多高的土台作舞台,经常在那里进行演出,倒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那时的随县文化生活还不够十分开展,但这点演出也算是随县城人民群众的文化享受吧!时任馆长的曹溥俊对此乐此不疲,在那时的文化生活中也算是立了汗马功劳。我在那时文艺活动中崭露头角,曾多次获得“节目奖”“优秀导演奖”,并与曹建立了较好关系,以致于我在后来离开综合厂后在二街组建文艺队,继续发出了光和热。
忆当了一回“木匠”的事。
我不是木匠,却当了一回“木匠”。这是六十年代在舞台上的事,综合厂接到文化馆传来一个剧本《张木匠抗旱》,由我扮演剧中的张木匠,杨志英扮演张妻、吴全正扮演张妹。经反复排演后便搬上了舞台,我背看锯子和斧子便粉墨登场了,三人的小剧演得活灵活现,优美的唱腔加上精美的道白,剧中人之间的出色表演,深深地吸引了观众。
剧情是说张木匠私心太重,在家中干私活而私而忘公。在社会主义大教育运动中,经妻妹的规劝、妻子的启发而懂得了公而忘私的道理,极积投入到抗旱中去。一场朴素而生动的家庭戏,却告诉了人们深刻道理,从而使观众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剧情简单而寓义深刻,深受大家好评。
在文艺队中,我们不断地推陈出新,排演了许多新节日,也是在那时,曾记得与吴全正合演一个两人剧《父女划船游随县》,剧本的创作人朱万省(后在安居镇任教师),剧内容是,父女两人划着船,畅游随县,把所有看到的新随县的新变化,用歌唱和双人舞的表演形式而展现出来。
剧中我扮演父亲,吴全正扮演女儿,我们载歌载舞的表演,把父女二人歌颂随县新变化,表现得栩栩如生,使观众心旷神怡,深得县文化馆的赞许。
文艺队的表演深得城关镇领导的首肯,曾多次受命去红石岩水库等工地作慰问演出。宣传党的时政方针及政策,也结合各阶段及时点的需要,配合中心工作的需求,如“人口普查”“麦收四快”“抗旱夺丰收”“拥军优属”等活动的需要,到周边农村的田间地头,或到街头巷尾开展宣传,把党的声音送到群众中去,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文艺宣传队功不可没,那时的文艺队员个个都流下了辛勤的汗水,浇灌了观众的心田。
回忆《张木匠抗早》也好,当了一回舞台上的木匠也罢,暂时到此为止,再有回忆再叙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