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喜悦
外面的世界很美,都不如你自己的节奏传达出来的美。
后来,是透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发现了那个节奏的重要性——自己的节奏。
人只能跟随自己的节奏前行,不管外界的节奏如何,不管别人的步调如何,你没有办法跟随别人,只能跟随自己的节奏。
即便你的头脑很想跟随别人的节奏,很想像别人那样,但行动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合拍,不适应,而这造成新的问题。
比如,别人给你推荐一本书,一本TA认为很好的书,如果你的节奏和TA的节奏同步,你会很欢喜接受,并觉得深深感恩。
可是如果你和TA的节奏不同步,那么这本书就会变成废品,闲置物,被搁置起来。
有的或许一辈子都难以再想起来这本书。有的或许在多年后,才会想起这本书,再去翻看,发现,哦,这真的很不错的一本书。
也只有到这个时候,其中的养分才能够全部接纳。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好多老师,学校里的老师,社会上的老师,生活中的老师,越是填塞强迫的,越无法启动一个人的内心,深入一个人的内心。
“心”是很特别的存在,它很敏感地感受着外界的一切发生。也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人与环境”。
它有自己的节奏,不愿接受的,不管头脑如何去说服,都还是做不到。
就像小孩子学习一样,他在这个阶段不想学习,而你不断强化学习如何重要的观念,会让TA关闭自己的心,不愿再听你说话。
或许TA会耽误了学习,或许TA会后悔,但TA始终在寻找自己的节奏,那个适应于TA自己的节奏。
我大概是40岁之后才开始读书的。是的,我曾经在学校读了好多年的书,但不认为那是我自己的节奏。
那是为了考试,为了取得好成绩而采取的节奏,坦白讲,那个阶段让我讨厌读书学习。
每门功课都学得很费力,更不可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虽然很努力,却也是和学霸无缘的。
对许多人来说,我的学业,或者事业是荒废而没有什么成果的。应该有很多人都是如此吧。
所以,有很长时间,我也很嫌弃我自己。而我又不得不接纳这样的自己。是的,那个时候对自己是“忍受的”——无奈的接纳。
这是病态的,这是疯子的举动,但这是我的节奏,这些事情发生的很美。
是的,有一天,突然间觉得发生在我自己生命里的一切都那么美。
我的荒废,我的愚笨,我的纠结撕扯,我的攀比计较,我的争强好胜,我的迷茫或不知所措……
它们发生的那么美,突然间那个嫌弃自己的心消失了。我接受了自己到40岁才开始读书,学习。
而这个发生真的很美,好像那个迟迟不开的花苞,有了盛开的希望一样,它开始发育了。
这是我自己的节奏,而对自己节奏的接纳,是一切美好发生中最美的。
在那很深的接纳里,也有很多发生正在继续,理解的眼睛打开了,看周围人的眼睛打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所以,会静静地观察和允许那些发生,发生它自己。尊重他们的生命节奏……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