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证候特点:虚寒、畏寒而无热。
太阴病主要证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或溏泄不爽,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自利不渴。或口干饮水不多,或喜热饮。
胃中和腹中寒凉喜温。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妇人带下清稀。舌质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水滑。脉象沉弱,或沉弦。
太阴病病机:胃气弱,里虚寒盛,寒凝气滞,寒湿(饮)内盛。
太阴病的治则:温里散寒化饮(温法)。
三、太阴病里证三焦分治
太阴病病机为胃气弱,里虚寒盛,寒凝气滞,寒湿(饮)内盛。
临证应分三焦论治。
1.太阴虚寒水饮逆于上焦
(1)吴茱萸汤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本条阐述的是太阴虚寒水饮太盛,上逆于上焦而出现干呕,吐涎沫,上扰清阳则头痛,还会出现头晕等证候。
辨证要点:头痛,眩晕,干呕,呕吐,吐涎沫,下利等症。
证候特征:头痛,干呕或呕吐,吐涎沫。
病机:寒饮上逆。
治则:温中滋津,降逆化饮,表里双解。
方药:吴茱萸汤(《伤寒论》第386条等)。
吴茱萸一升(开水洗7次),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
煎服要点:上四味,以水七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苓桂术甘汤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伤寒论》第378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这两条阐述的是苓桂术甘汤能治疗因太阴虚寒水饮上逆于上焦而出现的头晕目眩,胸胁满闷等证候。
辨证要点: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胸胁胀满,胸闷气短,胸满咳嗽,心悸,腹部水声,眩晕,体位性眩晕,身为振振摇,眼昏花,昏蒙,或多泪,或眼痛。小便不利,或浮肿。或伴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鼻塞流清涕等表证。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水滑。脉沉紧,或脉弦,或脉滑等。
证候特征:头晕目眩,心悸,心下逆满,胸胁满闷气短,脉沉紧。
病机:水饮上逆而虚寒不重。
治则:利水化饮降逆,兼以解表。
方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伤寒论》第67条等)。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煎服要点: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禁忌:禁用寒下之法。
2.太阴虚寒水饮在中焦
《伤寒论》第386条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条文中的“寒多不用水”,即是里虚寒比较重,中焦阳虚,寒湿内阻,下利较重而寒多不渴。
太阴寒湿水饮留滞于中焦而出现脘腹胀满,或腹痛,或腹部喜温喜按,食不下,下利等证候,这就是理中丸(汤)证。
理中丸或人参汤方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在《伤寒论》中有2条关于理中丸的方证,在《金匮要略》中有1条关于人参汤的方证。
理中丸和人参汤是同一个方,药味和用量相同,只不过是一个是丸剂,一个是汤剂。
理中丸方证后的注解说,理中丸“丸”的应用“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从这里来看,和人参汤的用量服法相同。所以,理中丸就是理中汤,也就是人参汤。
辨证要点:下利,呕吐,腹部胀满,或轻度腹痛,或饮食不下,或腹部喜温喜按,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或心胸腹部胀满,短气,或兼有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甚则四肢厥冷,出冷汗,大便溏泄,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脉沉迟无力,或微弱等。
这个方子的主治范围很广,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冠心病,心力衰竭,肺心病,慢性肝炎等属于中焦阳虚,寒湿(饮)内盛者。
证候特征:下利,腹胀满或痛。病机:里虚中寒湿(饮)盛。
治则:泄热通腑,消滞除满(下法)。
方药:理中丸方(《伤寒论》第386条等)。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煎服要点: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服药禁忌: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以及腹拒按者。
3.太阴虚寒水饮在下焦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
《伤寒论》第159条说:“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本条阐述的是,太阳伤寒证误下而致太阴寒湿水饮下注于下焦而利下不止,腹胀满等证候。这时因为反复误下伤了下焦之气,导致下元不固,统摄无权,阳气欲脱。
虽然理中汤或理中丸是治疗虚寒水饮的方子,但主要是治疗中焦虚寒水饮之证,而这时是因下焦不固之证,用理中汤已经没有作用,所以要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尽快固摄下焦,收涩止泻固脱。
辨证要点:下利不止,久利,下利赤白,腹胀满,或痛而喜温喜按,脉沉或沉弱。证候特征:久利不止,无呕吐或无纳差。
病机:下焦不固,统摄无权。治则:涩肠固脱止利。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煎服要点: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药:赤石脂禹余粮汤方(《伤寒论》第159条)。
一、少阴病定位定性
少阴病是三阴的表病,表里阴寒证。少阴病主表里而统真阳真阴、营气。
病位:反应在三阴之表,为表阴证,此病证反应即病邪引发证候所反应的部位,而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
病性:属于阴(寒),为阴证。
病态:属于虚,为虚寒证。少阴病(表阴证,表虚寒证)
临证基本定位:从表里论,为表,里阴之表位;
从脏腑论,为脏,心为上焦表之里位,肾为下焦里之表位;
从三焦论,为下焦,本于下焦真阳;
从卫气营血论,为营。
少阴病特殊性:三阴在里,三阳在表,相对于三阳,少阴本证实质属于里证。少阴病是具有“既表又里”的双重身份的病证。
少阴为表但涵盖心肾之脏生理病理关系的基本理解:
心肾皆有阴阳,心阳、心阴位于上焦,上焦为表,心火(阳)必下降于肾(下焦为里)而使肾水不寒,此理解为本于表而用之里,即阳之里。
肾阴(真阴)肾阳(真阳)位于下焦之里,肾水(阴)必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此理解为本于里而用之表,即阴之表。
少阴病与太阳病区别特征:少阴病(表阴证)与太阳病(表阳证)是相对的。
少阴病,为在表的阴证,无热恶寒;太阳病,为在表的阳证,发热恶寒并见。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意为:病有发热恶寒者为发于太阳,无热恶寒者为发于少阴。
少阴病脉微细或浮弱,或脉弱浮大,或沉迟;太阳病脉浮紧或浮缓。
少阴病为表(里)阴证,真阳不足,正气弱,病性属于虚、寒,是基于机体正气相对虚弱的层面上的,机体整体虚弱沉衰,但欲寐,外邪侵袭时,机体呈现一派虚寒衰弱的证象。而少阴病真阳不足,多夹寒饮。
太阳病为表阳证,邪气盛,正气也盛,病性属于实证、热证,真阳不虚,外邪侵袭时,卫气津液聚集于体表,和上焦与邪抗争,机体呈现较强的抗邪能力,显示一派充实的证象。虽然太阳病有伤寒表实证和中风表虚证,但这个“虚”“实”是表虚和表实,而非全身的虚象。
太阳病是基于机体正气相对强盛的层面上的。太阳病可兼夹少许寒饮。
少阴病特殊点:少阴病虽定位为表,但三阳在表,三阴在里,相对于三阳,少阴病本证是里证,少阴病是具有双重身份的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