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本心

草木之心,人之心

今天,好久不见的老友,相约参加一场书会分享“草木有本心”。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张娟教授,从一年四季,每个节气的不同植物品类、特点的介绍;
从古到今,我们对植物的态度,原始的食用,魏晋时期开始的观赏,古代诗词的借物抒情,到对近现代对植物的破坏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介绍,给我打开了从身边普通的草木,看世界、人文变迁的全新视野。

柏拉图在《蒂迈欧》中,把人称作“属天而不属地的植株”
将人的灵魂比作一棵“根不在地上而在天上的树”,因为它“居住在我们身体的顶部,把我们的视野从地上提升而向着天体的无限性”,这是神给予人的指导。

张娟老师对“属天”的解读,或者说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人的根系要驻扎天上,让自己与天亲近,具有神性,习得灵性。顺应自然四时变化,就是尊重生命的本体规律。”

我们常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为了追寻人生的意义,为了体验更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常常寄希望于未知的远方。总以为,在远方,一定存在着我们期待已久的,比当前生活更美好的事物;总以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在远方会被解决;

其实,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身边,“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些草木生长在路边,当我们没有注视的时候,它们在我们心中就是黯淡的。一旦走进,留意,与它们发生情感的关联,这些草木就会变得温暖有情。

在南京,从二月开始就有了花期,从开春的玉兰花、桃花、杏花、油菜花、樱花、海棠、郁金香,夏季的虞美人、绣球花、栀子花、格桑花、荷花,秋季的紫薇、彼岸花、昙花、月季花、桂花,到冬季的腊梅。

这么多花期,这么多美景,我在南京十多年却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是琐碎的生活辜负了我,还是我辜负了这美好的生活?

愿自己,从这本书中,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学会用心体验生活。

草木有本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