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静:《大学》D7 六证之"知止"

在三纲的止于至善后,来分享《大学》的六种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首先是“知止”,“止”是前提,“定”是止的结果,这叫“知止而后有定”。

止,具体何意呢,代表愿景,引申为目标、方向、停止。

“止于至善”就是“明明德”,把善良的本性发挥出来,并停留其中,是修行的一个境界。

“知止”是对“止于至善”的一种解析。

首先要确立愿景,然后就可以根据愿景确立自己的努力方向,这就叫做确定短期目标,叫“知止而后有定”。

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往北走,是去北京,往北走,哪怕道路再坎坷,也风雨无阻,一跟兼程,没有飞机,用火车,开汽车,或者大巴,再不济单车也去,只时到达时间的早晚。如果发现去深圳是康庄大道,一路坦途,你能不管目的地,就往深圳去吗?

放在当下,确认了自己天赋使命所在,同时有市场价值的领域,去深耕,长期主义者,去正向累积,做难而正确的事;还是去追风口,前些年O2O,当下直播,做两下,发现做不下去了又换,没有目标与方向,向一只无头苍蝇一样,真的好吗?

再假设,让足球名将罗纳尔多去打篮球,或者让姚明去踢足球,想想这个场景,同时结果会如何?人不为己,天株地灭,暴殄天物,必遭天谴。发挥自己的天赋优势,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去挑战他人的长板,不外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命,安住期间,去绽放就好。

“知止”一定是善的,人生的愿景一定是善的。

那判断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呢?

1.是否有利于你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2.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类。

“六证”是儒家修行的六大步,“知止”是第一步,首先要树立愿景,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远大的理想。

这个与企业定位也是异曲同工:

比如阿里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小米的雷军愿景是: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

都是典范。

来观察,企业家的“企”字,人知“止”,愿景目标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谈得上“企业家”,鉴古观今,一以贯之。

来思考,你的愿景是什么呢,你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呢,你为了什么而可以终身奋斗,并且乐在其中?

立长志,而非常立志。

确认了愿景与目标,剩下的就是创造、绽放、奔赴之旅。

人生值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